在理学的倡导下,明初一些士大夫死后竟让妻妾殉葬,这股殉葬之风竟然刮到宫廷。但历史上总有那么些个有识之士,能够在沉闷的气氛中发出令人振奋的声音,这样的人国末有一个——李贽,国初也有一个——朱季友。
朱季友是江西饶州府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儒生。朱棣要修书,需要天下的士子们将藏书或者个人著作交出来,这位叫朱季友的亲自赶到南京将所著之书交了上去。朱棣看后勃然大怒,原来朱季友所著之书对理学提出异议,这的确是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非常大的事。在那个程朱理学统领一切的时代,在那个所有读书人都要按照朱熹的解释来对儒学进行朗读的时代,在那个科举考试不能超出《四书》范围的时代,朱季友的言论无疑于属于异端学说,无异于在思想文化沉闷的大明王朝响起一炸惊雷。
朱季友究竟写了什么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因为他所著的书皆被焚毁,本人也被杖一百。通过这件事情朱棣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所有的行为规模、伦理道德都必须在理学的指引下,这个事件也使得理学正式成为显学,跟理学所对立的学说成了隐学,只能在地下发展。
当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作的书竟以《焚书》、《潜书》来标榜的时候,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时代,甚至这个王朝很多东西都离真理很远,无论它如何一直努力前行,实际上只是在原地打滚,甚至倒退。
但无论如何理学的出现是中国思想界具备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解决了儒家思想关于世界本体论的问题,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完善,续接了儒家的道统。它注重道德,讲究仁、义、礼、智、信,这些都体现了理性的原则,它注重对世界本源性的解释,这又体现了一种思辨性。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