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关注周遭的世界,反对神的意志和权威,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一阵风刮来,它是热风,还是冷风,不取决于风本身,而取决于人的感受。一人感到热,那么它便是热风;一人感到凉,那么它便是冷风。
而在中国,随着宋明理学被官方确立为指导思想,人本身的思维被禁锢,一切从纲常名教出发,人本身的需求被压抑。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壮大,财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需求,提倡人性之真,反对对人性欲望的压抑,李贽的童心说和私心说正是产生于这个背景之下。
除此之外,产生于明代晚期的性灵派主张展现人性之真,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感情,他们强调“真”、“性”、“灵”,由于性灵派也关注人本身的价值,所以,他们可以看做明代的智者学派,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徐渭和公安三袁。
徐渭幼年失去父亲,青年丧妻,科举不第,徐渭的人生是灰暗的。徐渭在心学的影响下,对个人意志看的尤为重要,他提出“凡利人者,皆圣人也”,只要对他人有用的人,皆是圣人。徐渭的观点跟王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在他们眼里士农工商、凡夫俗子皆可为圣人。
徐渭从三十岁开始习书画,在书画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性情。他的忧伤、愤慨、苦闷、豪情、不羁、激动、欢乐尽皆灌输在画作之中。他的草书更是将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展现了出来。
徐渭像庄子一样,注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连续科考不第的情况下,他便对官场彻底不抱希望,他也曾在胡宗宪和李春芳府上做幕僚,生性喜自由的他对这种幕僚生活并不热衷。在辞去幕僚之后,徐渭开始周游大明的大好河山,在周游南方的名山之际,徐渭开始研究南方的戏词剧本,徐渭写的剧本大都对封建礼教进行抨击,反对虚伪的禁欲主义,而且在词曲的格式上放任自由,随意书写,崇尚自然,带有一股清新、自然的人文主义之风。
在周游北部边境的时候,徐渭迷醉于那种胡汉杂居的景象,此时大明朝经过隆庆开关后,明蒙之间已经实现了和议,胡汉杂居的景象在大明朝重新显现,长城内外又开始繁荣起来。徐渭写下了《边词》、《胡市》等诗文。
徐渭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之风尤其反感,他认为诗文就应该直抒胸襟,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做出自己。不应该去模仿古人,模仿古人不过是鸟学人语,即使学的再像,也不过是鸟语。
徐渭可以看做是明代性灵派承上启下的人物,真正将性灵主义推向高峰的是公安三袁。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县人,三人皆以诗文为研究对象,且反对复古,提倡“真”、“性”、“灵”。“真”为真实,通过诗文表达作者内心真实的感情,“性”为性情,表达作者本来的性情,“灵”是通过诗文表达一种灵气、灵动,而不是那么刻板,因为公安三袁又被称为性灵派。
袁宏道是公安三袁的主要代表,袁宏道早年科考不顺,后入禅宗,以求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袁宏道在李贽居住麻城期间,曾去拜访,俩人相谈甚欢,李贽称赞他“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事耳。”
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后被授予江苏吴县县令,这应该是属于进士里面的优差。袁宏道跟李贽一样,不喜官场的羁绊,更喜欢追求一种绝对的精神上的自由。辞去官职后,袁宏道开始游山玩水,写诗作文,反对文坛上的复古之风。
后袁宏道赴京任职,与兄弟还有其他友人一起创立葡萄社,在城西崇国寺评诗论文,系统阐述了性灵之说。
袁宏道的兄长袁宗道最初在诗文上模仿后七子的李攀龙、王世贞,但他逐渐发觉没有出路。袁宗道试图在诗文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但始终不得门径,在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后,袁宗道结识了李贽的弟子深有和尚,袁宗道深受他“心性”之说影响,袁宗道开始关注人本身的体验。
后兄弟三人于麻城与李贽会面,袁宗道深受李贽个性解放之说的影响,开始对文坛上“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派进行批判,并促进了“性灵说”的形成。
袁宏道和袁宗道的弟弟中道跟他的两位兄长一样,在很小的时候便显示出聪慧的性格。他受佛道的影响也更早,对性灵之说的表达也比兄长二人更加强烈。
公安三袁对于性灵学派的创立在大明王朝的文坛上开启了一股新的文学之风,他对于打破复古派对于文人思想上的禁锢起了绝对性作用,从此中国的文人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诗文流露出一种真性情,形式更加随意、自然。这种表象推及实质的话,便是一种人性的解放。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