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了去楚国的行程,等着易辛派人过来,就要前往楚国了。
在这之前,公子羽也很难闲下来。
徐角带着收了七名弟子,在这四个月的路途中,徐角已经教会了他们制造火药。
关于火药的配比,徐角便是来到腾国之后便开始实践起来。
火药爆炸弄出来的动静有点大,不影响山下的腾国人。
徐角选在了雷雨天炸山。
暴雨惊雷,在徐角已经那七名弟子的焦急下,终于到来。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随即便是两声巨响。
一声是雷声,一声则是火药爆炸声。
三友山下,一名弟子给徐角撑伞,徐角在雨幕下烟尘散去。
“徐师,山体炸裂的面积略有偏差!”一名弟子冒雨跑来,对徐角道。
徐角皱着眉,自己钻进隧道里查探成果!
“减量!必须减量!找易川来!这恐怕震破了山体!”徐角眉眼凝重,显然是火药的量又没控制好。
徐角身后,一名弟子手持竹条,便把这次的用料和效果都记载起来。
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只有无数次的摸索,才能做到控制自如。
易川也很忙碌,他是三友山的总“设计师”,每一次开凿,都会影响到三友山的整体结构。
和三友山的热火朝天不同,谷翠两山倒显得十分清静。
四个月的建造,谷翠两山已经大致完工。
谷山是公子羽的九霄宫,而翠山则是河丘子民的居住山。
没有要刻意隐藏的东西,也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在山顶建房,这个主意虽然好,但在雷雨天却是一个大麻烦。
谷翠两山没有山体滑坡,但雷电却是大麻烦。
避雷针的制造其实并不难,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
在唐朝的《炙毂子》便是最早记载避雷针的古书,在公子羽的提醒下,防御天火的措施也逐渐完善。
而暴雨之下得九霄宫,此时则传来孩童的阵阵读书声:
“子曰:学而时习之……”
在九霄宫当夫子的是学得儒学的公孙郁。
这些孩童都是河丘一族适合蒙学的孩子们,因为河丘只有百余户人家,所以适龄孩童也不是特别多。
公孙郁一人,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儒家治学的态度,以及用《论语》来作为蒙学之书,都是比较合适的。
造纸术和印刷术制造也不难,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只要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等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公子羽再弄一些墨家、道家两家的著作给孩童们学习。
墨家和道家的学问有些道理比较晦涩难懂,而且也不太合适这个年龄阶段的孩童习读。
所以公子羽也没有操之过急。
二十多名六七岁的孩童,每人一张桌案,手里拿着《论语》便跟着夫子公孙郁摇头晃脑,大声朗读。
在这群孩子的最后面,有一个一岁多的孩童,这名孩童名为乐池。小乐池就是乐舒的孩子。
小乐池正是呀呀学语的年纪,他看大哥哥们一个个摇头晃脑,他也呀呀更着张嘴,只不过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稍不注意,摇头的弧度过大了,还会不小心仰到在地,模样很是可爱。
公子羽也很忙,因为他也是夫子之一,他教的可不是这些蒙学的孩童。
他教的是河丘狼骑的那十二名士卒,公子羽曾经得到过《太公兵法》,《太公兵法》在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复制下,很快就变成了九霄宫的泛滥之物。
这个时代,知识就是钱财,书籍就是传家宝。
没一本书都是非常珍贵的。为什么世家大族可以把知识垄断一直持续到东汉甚至是隋唐?
就是因为世上很多珍贵的孤本都是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而公子羽有了这个复制能力,则可以把知识变成一种武器,变成吸引天下好学之人的手段。
当然,这把武器还需要多年的积累和长歌台的尽力收集。
“《太公兵法》共有六篇,尔等可弃一文韬。武韬即是用兵之韬略……”公子羽在上讲解,而河丘十二卒则在下听读。
公子虎也被拉到了学塾里,可公子虎那性子明显就不是学兵法得料。
雷声阵阵,隔壁的蒙学孩童朗声齐读,可公子虎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下,硬是睡着了。真可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难入他耳。
公子羽实在是看不过去了,揪起他的耳朵,道:“汝可知魏武卒是如何练成?”
公子虎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却很喜欢练兵打仗。
一说到魏国的魏武卒他就来兴趣了,虽然说他很痛恨魏武卒,但真正交手过后,不得不说,魏武卒比起赵军,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公子虎使劲点着大脑袋,问道:“大兄难道还懂练兵之法?”
在公子虎看来,公子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