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语录:总有一瞬间,能够触动你心扉,以至于时间不停的流逝,你却依然无法忘怀。
正想着,林雷就一溜烟儿跑了过来,悄悄的在他耳边说着,东方阳明静静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
如今林雷已经回到了身边,在朱棣决定反击时,就将林雷“派”到我身边做“卧底”,当时听到这消息,东方阳明的脑子纠成了麻花,当时林雷的脸更是纠成了包子。自己被派去做卧底,结果又被对方派了回来,还是做卧底。不过这样也好,身边有个得心应手的人使唤,做事也方便得多,这一年来林雷也不是白待的,早已结交建立起了一张关系网,已经不需要他亲自出马,消息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目的地。
现在他来汇报的就是最近的情况,因为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面对满朝上下的压力,不得不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采用黄子澄的奏表,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取李景隆而代之。盛庸起初屯兵于德州,以阻止燕军南下。在今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没想到燕军早已埋伏于要道,败归。十二月,燕军攻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突然率南军攻向东昌府,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打得丢盔弃甲,惨败,就连朱棣的亲信将领张玉都战死沙场,而且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多亏朱能率领援军敢来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消息传回来,群臣喜极而泣,弹冠相庆。本来想赏赐他点金银珠宝意思一下,没想到他盛庸却附带寄回来了一封请罪奏疏,说这次胜利是因为他擅自篡改了作战计划,虽然侥幸获胜,但也违反了先皇祖制求处罚。这道奏疏直接给当时在朝堂内兴奋得连爹妈都忘了的群臣泼了桶带着冰块儿的冷水。怎么办?第一次获胜,却违反了先帝的制度,真要处罚?那以后还有谁敢轻易带兵了?
当时一直讨论到夜幕降临,宫门快要关的时候才散朝,到最后才决定,不能处罚!但功过相抵,只给与口头几句赞誉,希望能再接再厉,盼望大将军早日平叛成功,得胜回朝之类的云云。
现在前线传回的消息说,朱棣本月初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大败南军。
情报里总结失败的原因力提到,夹河之战,那是一场会战,本来战事顺利,但败得却匪夷所思,朱棣百般冲锋,依然无法突破盛庸摆的是取自朱元璋的偃月大阵的改良版,着重点在于防守。阵型起初为反过来的雁行阵,所谓雁形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队形,从上空俯视下去就是一个“V”字形,就像两条手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进攻阵型。而他这阵型就是倒过来的,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两翼在伏以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可以及时的给与各个小方阵以保护与支援,在对方退却时又能及时的冲出扩大战果。
连朱棣率领身经百战的朵颜三卫的骑兵拼死冲锋,犹如潮水般的一波接着一波的涌上去。但最后却只是拍打在石头上,溅起了滔天的浪花,也仅仅是浪花而已,盛庸的队伍就像磐石一样,任凭如何风吹雨打,就是依然不动。
在最后朱棣最后一次冲锋失败之后,正准备撤退时,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风向正对着盛庸大阵的正面,漫天的黄沙顿时迷住了南军的眼睛,视线范围缩至了一米之内。朱棣也不是个正人君子,正好趁你病要你命,一拽马缰,带着正逃跑的队伍,来了个回马枪,狠狠的捅进了那个铁桶般的大阵。此战最后南军惨败,被斩首10余万。
之后紧接着的滹沱河一战更是匪夷所思。初七,北军渡河西行20里,与吴杰等部遇于藁城今属河北。朱棣为牵制对方,率数十骑逼近其营地驻扎。次日,吴杰等部列方阵于西南,朱棣以少量兵力攻其三面,意在牵制,而亲率主力进攻东北隅,突入其阵,遭到吴杰等部的拚命反击,死伤甚众。幸遇狂风大作,尘沙飞扬,燕师得以乘机进击,吴杰等部溃败。朱棣督师四面围攻,斩首6万余级。追至真定城下,再擒其骁将邓戬、陈鹏等人。吴杰、平安敛军入城拒守。
朱棣挥军攻城,南军死守,久攻不下,留了一地的尸体,扬长而去。
目前战报上说,观北军目前动向,意欲取顺德、广平、大名等地。
具体的历史是怎么回事儿,东方阳明老早就不记得了,关于靖难之役,他只记得一个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结果,其余的一概不知,所以这几个地名儿,他得看看地图才知道。
当他看到济南时,发现有点熟悉,努力回忆了一下,记起朱棣似乎会被卡在那儿,济南守将似乎是一个叫铁什么的人,印象中很一个书生。发现朱棣进攻的箭头下面就是德州,他长出了口气,朱棣这几个月来,一路攻城拔寨,吓得他以为历史已改变,马上朱棣就要兵临城下了。但看到德州那个像钉子户儿一样深深插在那儿时,他松了口气,问林雷:“济南守将现在是谁?是一个叫铁什么的人么?”
“回皇上,济南目前有一个山东参政铁弦在镇守,此人性情刚决,思维敏捷,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