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行凶者和幕后主使,找到了他们的行凶动机之后,我们就该来看看多尔衮究竟该不该杀,或者说他死得冤不冤了。
如何评判他死得冤不冤?其实也就是判断他究竟有没有反心、究竟要不要密谋篡位了。毕竟,顺治母子要他死,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那么,多尔衮究竟是忠还是奸?是狼子野心还是专横擅权而已呢?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
大家知道吗?其实多尔衮生前最后所做的那件事,就是替福临到蒙古定亲。他们此番行猎的目的,实际有二,一是与蒙古诸部会盟,为福临敲定婚事的;二是去视察正在建造中的喀喇城。这两件事,显然没有任何一件是多尔衮的私事。
关于与蒙古诸部的会盟,这其实只是走个过场而已,福临的皇后,孝庄早已内定,就是自己亲哥哥吴克善的女儿。但为了让蒙古各部信服,还是需要由多尔衮出面,主持一个仪式,把皇后的人选给最终“确定”下来。
这也就是说,多尔衮死前尽心尽力,办的最后一件事,是为了去给孝庄母子谋福利的。换言之,孝庄母子此番设计,是一箭双雕,既要他为他们办事,同时又要借此机会诛杀他!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我们都知道,孝庄选了吴克善的女儿做皇后,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她之所以为儿子选这门婚事,为的就是要利用蒙古的势力与多尔衮相抗衡。这样浅显的道理,我们能明白,多尔衮也一样能明白。既然明白,还愿意配合,这就说明,多尔衮并不一定真有反意。若他真有反心,自然会对福临的婚事大加干涉,安插对自己有利的人登上后位,以钳制监视幼帝,又怎会这样乖乖地配合孝庄母子,去外头替他们张罗婚事呢?
通过这一点,咱们至少能确定,截止多尔衮出猎的那一刻,他还没有出现过任何具体的反叛行径。要说他谋反,那也是没有确凿证据的,只能停留在推测阶段!当然,假设当时他不死,那也没有人能保证将来他会不会谋反篡位。毕竟,盖棺才能定论,人心每分每秒都有可能改变,不到一个人真正闭眼的那一刻,咱们谁都没有办法来认定,一个人究竟是忠还是奸!
对于孝庄母子联合济尔哈朗毒杀多尔衮这件事,我只能说,他们是做了在当时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而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决定。否则,后世也就不会出现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的故事了!
不论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多尔衮到底还是死在了喀喇城。他死后,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
真相在事后渐渐浮出水面。多尔衮死后不久,随行人员中有几人突然受到了未明原因的封赏。比如多尼,突然被封为和硕信亲王,满达海则被封为和硕巽亲王,瓦克达则被封为多罗谦郡王。他们并无什么特殊贡献,却在多尔衮死后得到大幅擢升,其原因,不得不让人起疑。我们几乎可以断定,这几个人,他们应当与他的死都有关联。也就是说,多尼、满达海、瓦克达这几个宗室中的后辈子弟,很可能都是济尔哈朗的帮凶,在出发前,他们可能已经对这个计划知情,并且做好了预演,只等多尔衮坠马,一切便可成形!
甚至,我们可以说,就连多尔衮的突然坠马,都有人为设计的因素在其中!毕竟,一个强大的犯罪团伙,要在别人背后动手,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出来的!
多尔衮死后,福临为了稳定大局、掩盖罪行,立刻追封他为义皇帝,一切丧仪皆享皇帝规格。事,情本该到此落幕,然而,两个月后,自认为已控制了大局的顺治,却发起了一系列的反攻倒算。
其中,最早跳出来揭发多尔衮罪行的,主要就是以济尔哈朗为首的随行人员。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立刻受到重用,他的一派一时风光无两。而多尔衮的心腹们则受尽折磨,死伤无数。何洛会、谭泰、罗什、刚林等人先后被杀。这就更从一个侧面说明,济尔哈朗这一系列的动作,完全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要在行猎途中杀死多尔衮,并在福临亲政后反攻倒算,将他们的政敌——多尔衮一派,赶尽杀绝!
这一切,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不能单纯的判断为哪一派对、哪一派错,大家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是非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
另外,还有一点,也可以作为多尔衮死于非命的佐证:汤若望曾在回忆录提到过,他曾预言“他的皇叔到底早死”,并说顺治帝“为自己的生命忧惧操心”。由此可见,他关于多尔衮早死的“预言”,也许就是某种政治“预示”或是“暗示”。说明这个时候,福临对多尔衮早已起了杀心。而再看顺治亲政后,不到两个月,就与济尔哈朗一起开始了政治大清洗运动。从他对多尔衮亲信们赶尽杀绝的态度来看,他实际上对多尔衮积怨极深,从来就没想过要放过他。倘若多尔衮在喀喇城不死,他日他们叔侄俩,也早晚会有一场恶斗,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若多尔衮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恐怕也只有谋权篡位这一条路可走,毕竟,当初他摄政的时候,擅权专断的事情也没少做,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得不到善终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