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言官们的极力谏阻,顺治帝那些过剩的精力就都只能出口转内销了!
但说到这“内销”,他顺治又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一般的情爱已不能满足他那颗不甘平淡的心了。宫内的这些莺莺燕燕,他早已看腻,哪里还提得起兴趣来?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年轻的顺治帝,怀揣着一颗寻求刺激的心,开始了他的宗室采花之旅。
那时候,宗亲中适龄的、配他胃口的命妇数量并不少。太祖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去除掉被开除了宗籍的褚英、莽古尔泰、德格类、巴布海等人,以及皇太极这一支后,宗亲中还剩下六支庞大的血脉。这六支血脉中,由于代善、阿拜等人年长,他们的子辈要比顺治大出许多,有的甚至孙子辈年纪都要比顺治大不少,因此他们这些人家的命妇们,基本可以被排除在外。
这么一排除,基本上宗室中适龄的平辈及小一辈,就集中在了太祖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以及九子巴布泰这三支上了。而且这三支子嗣都极为昌隆,塔拜有三子二十孙,阿巴泰有四子十三孙,巴布泰有三子十孙,这五十多号人中,与顺治年纪相当的,占了大半,顺治若从他们的妻子身上下手,那还是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这可不是胡乱推测,方才上述的这三支血脉,他们虽是努尔哈赤所出,但表现一直都很平庸,因此历经几朝也没有特别得宠过,手中也没太大的权利。除了阿巴泰家情况略好外,其他两家也就只比闲散宗室好上那么一点儿罢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她们年纪正对胃口,顺治就算真把他们几家的媳妇儿睡了,这个影响也不会太大,这拈花惹草的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低廉的。
为什么说董鄂妃一定是这几支上的命妇呢?
原因很简单,一则,以她家的权势地位,嫁入宗室近支做正妻,也算是门当户对的。这几支虽不显贵,但胜在子嗣众多,这就给董鄂妃的加入提供了机会。
二来,在《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对董鄂妃这件事的回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她的身份。汤若望曾这样描述: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在这段描述中,请大家注意一个词“满级军人”,这说明董鄂妃的丈夫虽是宗室子弟,但并未封王、封爵,也并非什么能力特别出众、在朝堂上赫赫有名之人,故而汤若望并不认识他,甚至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祥,只是隐约知道他大概的职务是个军人。
不过说是军人,实际上却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宗室子弟中,除了袭爵、承袭世职者,余下的子孙到一定的年纪就会参加“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成绩、以及宗室中的远近亲疏授予官职阶品。在这些官职中,就有“一等侍卫”、“辅国将军”、“二等侍卫”等职。因此,董鄂妃的丈夫经过考试,头顶这样的职务封号是很正常的。只是汤若望一个外国人,虽长期待在清朝,但对这种任职方式恐怕也不甚了解,因此只是笼统的称之为“满洲军人”了。
这里再提供一个佐证,在阿巴泰一直上,有辅国将军二人;巴布泰一支上,则有辅国将军三人,镇国将军二人,一等侍卫一人,二等侍卫一人。抛开豫亲王多铎这一支被黜的不算,清宗室中这一辈的子侄里,被封为“将军和侍卫”的,几乎全部全都集中在了阿巴泰与巴布泰这两支上!由此,范围进一步缩小。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来分析一下董鄂妃当时的心态。作为一个颇有想法的女人,她遵从父母之命,嫁入了不太显赫的宗室,成为了一名“将军”或“侍卫”的妻子。她的丈夫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不是什么英雄式的人物,他只是个平庸宗室中庸庸碌碌的寻常人。这个丈夫也没什么大的理想抱负,这一辈子只想靠吃朝廷的俸禄、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淡淡地过活便已足矣。
然而,这样的生活,显然与董鄂妃原本的预期是有落差的。面对庸庸碌碌、与自己毫无共同语言的丈夫,董鄂妃的灵魂是寂寞和痛苦的。她瞧不起这样胸无大志的丈夫。在她心中,大丈夫就应该气吞万里如虎,而不是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这样的她,身处平淡之中,却始终不甘寂寞。她一心期待着、渴望着能遇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将她救离这平凡的生活。于是,当郎有情遇上了妾有意,两只巴掌一拍即合,她终于等来了喜欢猎奇的多情天子——顺治帝!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