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和礼的额驸府,就设在赫图阿拉城内,北城城墙外的高埠台地上。可别小看了这么一个地理位置,这是努尔哈赤经过精心挑选之后敕令建造的。
为了方便何和礼出入,努尔哈赤甚至还特意命人在额驸府通向内城的城墙之上设计了一扇小门。通过这扇门,他便可以直接入城,无需任何繁琐的通报手续。不仅如此,这座府邸的选址紧临这努尔哈赤的汗宫大街门和后宫。努尔哈赤要找何和礼商议军政大事极其方便,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这样的比邻而居,足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何和礼的器重。那时候,两人十分亲密。努尔哈赤每逢处理军政大事,必首先密议于何和礼,然后再付诸实施。有时候甚至是大半夜的,只要努尔哈赤想起他来,都会立即下令召见。何和礼持重老成、办事认真,而且深谋远虑,很少有失误之时,因此努尔哈赤对其极为信任,嘱其必须不离左右,以议军机。
面对努尔哈赤这样无条件的信任与恩宠,何和礼深受感动,因此对努尔哈赤更是忠心耿耿,他曾多次参加建州对女真各部的征战,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绩。
不同于努尔哈赤的其他将领,何和礼并不是一个只会拼勇斗狠的人。他懂策略,知兵法,善攻心。万历三十九年,何和礼带兵远征东海女真渥集部的虎儿哈。
当时,他们进围虎尔哈的核心扎库塔城,很快便将整座城寨团团围住,准备进攻。按那时的兵力来看,何和礼所率的兵力远多于敌军,再加上建州女真一向能征善战,战斗力爆表,这场战争的输赢,可以说是毫无悬念。因此,他部下的将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进帐请战。
然而,面对这样大好的局势,何和礼却只是摇头不应,强按着命令不肯出兵。众将见此情形,一个个抓耳挠腮,大惑不解,弄不明白主帅意欲何为。有人甚至怀疑,是不是何和礼惧战畏战了。
面对军中的质疑声,何和礼并没有做出回应。他只是写了一封劝降信,让弓箭手射入了城中。然后,就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命众将养精蓄锐,等待城中的答复。
为了使城中百姓免遭战火涂炭,在劝降信中,何和礼对城中军民劝降招安,保证不杀降民,并且给了他们三天时间考虑。这种先礼后兵的做法,可谓仁义之至。然而,虎尔哈的首领却并不吃这一套,他接到信件后当即撕毁了这封信,并在城楼上破口大骂,表示自己一定会坚守到底,决不投降!但何和礼仍旧没有理睬他。
三天后,限定投降的时间到了,扎库塔城中仍然迟迟不见动静。于是,何和礼便一声令下,命建州将士们开始强攻!建州铁骑所以勇猛著称,战场杀敌,他们如狼似虎、从不畏惧!更何况,这一场战斗,他们已经苦等了三天,正卯足了劲、憋足了气,想要与对方一决雌雄。因此,何和礼才一下令,全军将士便一拥而上。杀声震天地冲了上去!
城里兵士见到这样气势汹汹的虎狼之师,早已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心组织抵抗?三天来,建州军的劝降信乘着一支支轻羽箭,像雨点似的不断落入城中来,他们早已知道了投降免杀的承诺,因此军心其实早已动摇。
说句实在话,这三天来,若不是城主一直用军令强压着,他们恐怕早已开城投降了,哪里还需要建州来打?这会儿,一见到对方这杀声四起的阵仗,他们的军心更是完全涣散了,不少兵卒都直接丢下武器,临阵倒戈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建州兵马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了该城。此战,共斩杀敌军一千余人,俘获两千余人。扎库塔城被攻下后,四周各部慑于建州兵马的威势,纷纷投降归顺,于是,何和礼命他们的首领土勒伸、额勒伸带领其民众500户,随军来到赫图阿拉归降。
这次远征的全胜而归,使建州女真统属的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事后,何和礼才对部将们解释道:“我之所以要写劝降信,其实用意有三:一是可显示我军仁德,为将来收服周边城寨打下基础;二是可以攻心,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斗志;第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更是上策。”将士们听了他的话,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对他更为敬佩。
何和礼善于用谋,但又不缺乏血性,不缺乏勇敢。如果说征战虎尔哈体现了他的谋略与聪慧的话,那么,征战乌拉则展现了他更具血性的那一面!
对的,你没看错,就是征战乌拉!讨伐那个为了从努尔哈赤手中撬走叶赫老女,不惜与建州断盟、殴妻出妻的乌拉贝勒布占泰!
讲起这场战斗,那又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了……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