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笔者将这封奏疏的大略贴上,供大家赏鉴:
汗昨命奴才思想事宜,奴才虽愚鲁,敢不具管见以闻。
沙河堡官员查发逃奔人,是头紧顾头之意,以向年之插汉儿,彼尚不敢少抗,岂敢抗汗今日之兵耶。臣等环观今日军情,无大无小,皆以汉人为奇货,是势之必欲深入也。
即欲深入,汗当先为筹算,决志无移,切不可草草,以致临期踌蹰。(如果想要入关,大汗应当早作筹划,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草率为之,到临近期限时还在犹豫不觉。)臣等想,汗提兵到此,各相警戒,我兵一入,若得与汉人遇而大创之,是为厚幸,若退守各城,近边村屯,地薄民穷,凡我兵马,无益有损。
夫既无所获,势必从原路出境,是与蒙古无异,而名利两失矣。(如果一无所获,势必要从原路退出关外,则这种做法与蒙古并没有差别,只会名利双失)果欲内入,当直抵北京,讯其和否,蚤为决断,由山海拆毁水门而归,以壮军威,以示无敌于天下(如果真的想要入关,那就应当直抵北京,逼迫明朝做出决断,是战是和,从山海关拆毁水门,以壮军威,让天下都知道八旗的所向披靡)。若计所入之关,无如雁门为便,(如果要计划从哪个关口突破,那么当是雁门关最为便利)既无沮滞,又居民富庶,可资饱腾。
汗如必欲深入,又恐无隙可乘,徒败声名耳(如果大汉真的想好了一定要入关,又担心没有借口,师出无名,只是败坏了自己的声明),臣等于不得已之中,有两计焉,一计近于正大光明,一计近于吹毛求疵。所为正大光明之计者,当谕经过城池,明言插汉儿汗远遁,百姓尽为我有,因途遥徒步难行,特来与尔主讲和,并借尔地方牲畜。所谓吹毛求疵之计者,当写书与近边官员,令彼转为讲和,勒限日期。(明官必耽延),彼时乘隙而入,惟我所欲为矣。入则利在深入,不入则就此回兵,庶为上策,勿徒劳兵卒也。
这份奏疏不算太长,笔者选择了其中几处关键句进行翻译,大家起来应该没有多大的障碍。
从这份奏疏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范文程在两个方面的弱点:
第一,此时范的文学修养欠佳,表述水平不太高明。此疏的文字相当粗糙,毫无文采可言,有的句子使人难解其意,读起来体验比较糟糕。
这份奏疏是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三人的合奏。宁完我是辽阳人,天命年间被俘为奴,天聪三年以“通文史”被皇太极召入文馆办事,授为参将。马国柱原是明朝生员,进入文馆后于天聪八年考中举人。这道奏疏虽未注明具体是由谁执笔撰写,但作为三人“公疏”同奏,肯定是三个人共同炮制出来的一件作品,就算不是范文程执笔,也是他监制的,把它作为反映他水平的材料,还是合理的。
乾隆初年,乾隆帝命人撰修《清太宗实录》,当时的修撰者对这份奏疏进行了一次修改和润色,经过修改后,这份奏疏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不少。
比如,原疏一开始称:“汗昨命臣等思想目前事宜,臣等虽愚鲁,敢不具管见以闻。”其中,“思想”两字,恐非当时高人雅士习用之词,显得既愚又鲁,同时前面还加了“管见”两字,未免太过累赘罗嗦。
乾隆修之《实录》将其润色为:“皇上昨命臣等筹度目前事宜,臣等虽愚,敢不竭所知以闻。”两相比较,乾隆修实录的史官,将原疏之“思想”改为“筹度”,去一鲁字,再把“具管见”变为“竭所知”,虽然仅仅是小小的变动,却使得文字通顺、文雅了许多,读起来也顺口了。
再举一例,原疏有“沙河堡官员查发逃奔人,是头紧顾头之意”。什么叫“查发逃奔人”、“头紧顾头”?这个表述完全不知所云,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乾隆版将其改为“查发逃去人民,以还我者”,一下子就使人们明白了其中的含意,知道是明朝官员将从后金逃去的人丁查出后送了回来的意思。
至于后面那句所谓的“头紧顾头”,其实是地方性的通俗口语,根本无法让他省人知晓。于是乾隆版改为“是不过暂救目前之急”,使其文字表达水平大为提高。全文类似之弊,俯拾即是,不再赘引。
其二,此时的范文程在军政大事上还相当幼稚,见识不高,议不精辟,对后金与明之形势,了解不透。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所上之计实为下策。
范文程、宁完我与大多数降金汉官一样,竭力主张对明用兵,大举深入,直捣京师。揆诸当时形势,此议未免太偏太急太险,如若照此行事,后果难以设想。
先就后金本身条件而论,当时,女真男丁不过六万左右,就算加上汉军一旗、蒙古一旗,共十旗,丁数不会超过八万。而此时国中贝勒、大臣,有的已开始享乐腐化,士气较之前有所削弱。辽东汉民,也因受先汗努尔哈赤晚年的虐待,被屠杀、迁徙、抄没为奴,因此满腔怨愤,纷纷弃金投明。
其次,当时后金国内的经济危机也相当严重。四年以前,“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牛一头卖银一百两,良马一匹值银三百两,布一匹价九两,出现了“人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