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了继位人选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辅臣人选的确定。
顺治遗诏上,命上三旗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佐理政务。这实际上就是孝庄皇太后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那么,这四个人都不是爱新觉罗姓,并非宗室之臣,孝庄又为什么这样做呢?
其实我们纵观清初历史不难发现,由四个异姓臣子出任辅政之臣,并非偶然。这是清廷在经历了多尔衮之乱后得出的经验与教训。由皇族一人出面摄政,一则权力过大,对皇帝构成威胁,二则容易引起宗室内新一轮的权力争斗,导致朝局不稳。
为了避免重蹈覆撤,孝庄必须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来稳定朝政,二来强化皇权。将辅政大权一分为四,由四个异姓臣子担任,互相牵制制衡,这在当时的确是一条妙计!
四辅臣上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宗室诸王的权力,更有利于孝庄太后殷大启圣,操持国柄,从容左右局势,变被动为主动。
孝庄曾亲身经历过努尔哈赤病亡时四大贝勒共掌国事的岁月,也曾亲眼目睹皇太极猝死时激烈的皇位之争。因此,她深深感到,清廷皇权不稳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宗室内部功高盖主而大权在握的诸王。
亲王摄政的体制一日不终止,玄烨的帝位也就一日难稳固。还是异姓大臣辅政,更便于控制。于是,异姓臣子辅政的决策应运而生。
这里,我们必须讲清楚一件事,虽说孝庄太后操持国柄,但并非吕后、宣太后这般野心膨胀的女子。她并不贪恋权力,她的幕后活动,皆是不得已而为之,其背后并无私心,只有一颗爱国爱子的殷殷之心。
顺治亲政时虚龄十四,康熙继位时不过八岁,都是涉世未深的稚子,若无孝庄拳拳之心,处处照拂,局势危矣!
那么,孝庄太后又为何会相中索尼等四人呢?
这同满洲八旗旗籍制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努尔哈赤死后,八旗的旗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皇太极曾经做过一次重要的换旗改称,将自己所领的两白旗同多尔衮三兄弟所属的两黄旗对换旗名,亲领两黄旗。从此也埋下了八旗之间矛盾的根源。
八旗分治是巩固皇权的重要举措。多尔衮摄政后,强化自将的正白旗,使之成为满洲八旗中的精锐之师。福临亲政后,又收缴正白旗,连同两黄旗构成了八旗核心、体制上最高贵的“上三旗”。这三旗,从此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柱石。
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是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上三旗旗臣自然成为皇帝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辅臣人选也必然出自上三旗。
索尼出身正黄旗,一直忠于皇室,在拥戴福临以及同多尔衮的抗争中,始终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站在顺治及孝庄太后这一边,因此早已深得她的赏识。
再加上他本就是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掌管内务府,是顺治朝首席满洲大臣,他的中选,是预料之中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四辅臣中,除了索尼以外,苏克萨哈其实也是孝庄的人。
他本为多尔衮近侍,正白旗骨干之臣。多尔衮死后,未出三个月,他就投靠了孝庄,与詹岱、穆济伦首讦多尔衮私备“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狐褂”,“阴谋篡逆”。事成之后,他就立即被提拔为巴牙喇纛章京,从此得到了孝庄的重视。
后来顺治病逝,孝庄立刻就想到了由他来出任第二顺位的辅臣,以制衡鳌拜与遏必隆。
当然,在四辅臣辅政的最初二三年里,他们的确遵循誓言,在索尼的带领下,和衷共济,对清政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军事上,他们继续扫荡南明残余势力以及农民军残部,完成了对全国的完全统一。
经济上,随着战争的结束,天下形势日趋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于是,索尼与辅臣们商议后决策,通令各地安插流民,提倡垦荒。他们开出奖励条例,鼓励农耕,显见成效,使耕地面积稳步增长。与此同时,索尼还下令实行赈济蠲免,以纾民力,大大的缓和了社会矛盾。
这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很快就使因战火而残破的农业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朝鲜史书上曾对当时的局面作出过这样的形容:“府库充溢,年谷屡登,人物繁盛。”
在政治上,他们一上台就遵照顺治帝遗嘱,裁撤了十三衙门,并重建内务府来取代它们,从根本上消除了阉宦乱政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索尼还带领他们整顿吏治,定考核,严奖罚,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对于扫除前明贪风,提高办事效率,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上述这各方各面的进展,都是在四辅臣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取得的。索尼所做的一切,都为将来康熙帝亲政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
只可惜,四辅臣这种和谐共处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权利的膨胀,鳌拜日益嚣张跋扈,渐渐不再把索尼放在眼里。而索尼呢,见鳌拜的势力逐渐上升,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他的内心非常紧张,为了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