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三藩之乱说起。
虽然三藩之乱,这一经典历史事件,大家在电视剧里都已经了解了个大概,但楼主还是要稍微啰嗦几句,因为,电视剧和历史,那本身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清朝初年的“三藩”,指的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受自身八旗兵力不足以及中国地域辽阔一时难以统御的形势所迫,因此大力扶植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军的先锋。这一政策,其实就是“以汉制汉”的意思。
起初,这一政策效果非常显著,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全国统一后,三藩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他们拥有过大的兵权、财权和地方政治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因此,他们渐渐成了清王朝内部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康熙皇帝即位时,三藩已经势成割据,严重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顺治帝去世时,吴三桂就曾拥兵北上,想要入京祭奠。他所带兵马众多,一路浩浩荡荡,导致北上的道路一时间兵马塞途,居民走避。
清廷见状,恐吴三桂生变,便命他在城外张棚设奠,不许入城,礼成即去。防范之心,可见一斑!
当然,这个“不安定”,是清王朝的统治者自己觉得不安定,并不是说,三藩反心已露。事实上,关于三藩到底有没有反心,是否应该裁撤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清廷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康熙帝一直讲撤三藩当作一件大事来办,但作为他的心腹之臣,实际上索额图却是不支持撤藩。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三藩,不撤便不反!
讲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讨论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就是康熙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的问题。
康熙十二年七月,吴三桂上疏自请撤兵后,经户、兵二部确议,按流程吴三桂及所部五十三佐领官兵家口应当全部迁移。
当时,疏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惟有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力请徙藩。
于是,康熙帝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九卿科道会同确议,画一具奏。诸王以下所见不一,仍持两议。最终同意撤藩,是康熙帝固执己见的结果。
康熙觉得,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之利;再加上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亲人都捏在朝廷手中,谅吴、耿二人也不敢发动变乱,因此才底气十足的大搞撤藩。
那么,他的判断真的准确吗?吴三桂真的是天生反骨,时时想着造反吗?显然,按后面事态的发展来看,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当时吴三桂、耿精忠疏请移藩,其实是迫于形势,并非本意。
吴三桂一直心存幻想,希望朝廷慰留,如明代沐英一般,可以世守云南。他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得到这样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因此一直在耐心等待。
谁知,最终竟会等来撤藩的圣旨,自然愕然失望,对清廷心灰意冷。这才与心腹们聚谋,暗中部署兵马,禁遏邮传,封锁云贵,并勾结他省旧部,与耿精忠联络应和,准备叛乱。
所以说,如果不是康熙逼得太过,吴三桂未必会反。毕竟,他本来就不是什么血性男儿,没多少反清复明的民族气节。论野心,他原本也就是个会审时度势,善于政治投资的人,只要清廷喂得他够饱,他也懒得反叛,并没有什么一心想要当皇帝的念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从后来他与清廷僵持时,想要划江而治,不再北上征伐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且不论吴三桂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单就撤藩这件事而言,索额图的观点的确要比康熙来的准确。
康熙当时毕竟年轻,决定撤藩时不过是个刚满二十的毛头小伙儿,论眼光谋略,终究不及索额图。他所说的“撤亦反,不撤亦反”完全是自己的主观臆断。
吴三桂当初为了私人恩仇,会私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就已经说明了他的眼光和格局之低。他背叛明朝如此决绝,早已切断了所有后路,若非康熙强逼,他是绝不可能重新拥戴明朝了。他想做的是清朝的“顺民”,是云贵地区的土皇帝,除此以外,就没有更多了。因此,实际情况正如索额图所认为的那样——三藩,不撤便不反!对待三藩问题,应当延续从前的策略,以安抚为主,逐步夺走军权为辅,最终达到弱藩的效果!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