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年,吴三桂以目疾为由,自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以相试探。
康熙帝顺水推舟,遂命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交出,并责令云贵两省督抚接权管理。结果,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却没有照办,反而合词请命,要求康熙同意由吴三桂继续总管滇黔事务。
当时,康熙以照顾吴三桂身体为理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与此同时,清政府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谕令:“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
吴三桂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于是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报复清政府。他借口苗蛮难以管理,有暴动的可能,不断扩军,像清政府索取大量军饷。
由此,吴三桂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六年的时候,主政的并非康熙,而是四辅臣,说白了,也就是鳌拜。因此,那个阶段,也可以认为是吴三桂与鳌拜的较量。
到了康熙十二年春,康熙主政。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遂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而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提出了撤藩要求,于是,康熙帝也依例照准了。
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也只得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
对于吴三桂的真实意图,康熙皇帝非常清楚。
他认为,吴三桂和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如果朝廷先发制人,说不定还能控制住他。否则再继续姑息下去,可能会养成大患。于是,他力排众议,不顾索额图等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同意他的撤藩请求。不仅如此,他还特意派出专使前往云南,雷厉风行地办理撤藩事宜。
众所周知,吴三桂、耿精忠疏请移藩,其实是迫于形势,并非本意。
吴三桂一直心存幻想,希望朝廷慰留,谁知,最终竟会等来撤藩的圣旨,自然愕然失望,对清廷心灰意冷。于是,同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由于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因此在反叛之初,叛军气势如虹,连下贵州全省以及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以及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镇守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镇守广西的罗森、孙延龄还有镇守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
一时之间,清廷根本来不及反应,顿时陷入被动,形势对吴三桂一方非常有利。
当时,天下骚动,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郑成功等都迅速响应。这些地方都有汉官、汉兵、汉民,以及明朝旧时的士大夫们,他们听说了吴三桂讨伐清廷的事,都拍手叫好,前往投奔。
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康熙一筹莫展,清廷上下人心惶惶。一直不赞成撤藩的索额图立刻进宫献言,认为这是撤藩导致的激变,因此请求康熙将当初建议撤藩的人处死,以平息吴三桂的愤怒。
他的这种说辞,显然是年轻气盛的康熙帝所不能接受的,毕竟,当初他才是坚持撤藩那伙人中最坚定的一个。此时若处置他们,无异于自己打脸。因此,索额图遭到了康熙帝斥责。
年轻的康熙帝坚持己见,认为吴三桂不能招安,必须要除。他想要御驾亲征,到前线杀敌,但索额图还是认为不可,坚持要他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议论此事。最终,经议政大臣密议,这件事就此作罢。
然而,形势依然严峻。那时的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根本无力从吴三桂手中收复失地。此外,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的布尔尼、青海的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乘火打劫,相继响应吴三桂的行动,加入了混战。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康熙十五年七月,这两年半中,吴三桂占据优势,改元称帝,在南方正式做起了皇帝。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事实已经证明康熙盲目“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
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
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如何撤藩的问题。每一次的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只是那时的康熙年轻气盛,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谏,因此才给自己的统治造成了一场几乎可以致死的巨大危机!
何谓忠臣?大概就是当君主做出错误决断时,据理力争、竭力阻止;当君主一意孤行,酿成大祸时,又不离不弃,陪着他把损失降到最低;当君主坚持要一条道儿走到黑的时候,又不抛弃不放弃,不管他是对是错,陪着他一起走到黑……
索额图对康熙,基本上就是这样。康熙要撤藩时,他竭力阻止,后来吴三桂军占优势的时候,他又想方设法去挽回局势,虽然再一次遭到拒绝,他却仍旧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陪在康熙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陪伴他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