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长大后的胤礽,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
康熙三十五年春天,康熙帝决意御驾亲征,特命皇太子胤礽留守京城,负责处理各部院的奏章,监国理政。那一年,康熙帝43岁,皇太子胤礽23岁。
当时,这父子二人关系极为和谐,可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对自己选定的接班人相当满意,也格外信任。
康熙帝离京亲征,太子胤礽当家,父子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新变化。
在此之前,一直是处事强势的父亲处处教导,聪明懂事的儿子乖乖听训照做,而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胤礽不仅要登殿临朝,代替父亲处理日常国政,还要操心远征在外的父亲之衣食冷暖,备办路途中所需之物,父子之间更多了一份互相依赖。可胤礽毕竟年轻稚嫩,不熟悉家底,一时难免鸡飞狗跳。
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已在征途中的康熙帝传旨,要求胤礽将宫廷内库所存的黄宝石送来。
胤礽得旨,急忙亲自跑到府库翻找。无奈那儿的宝物堆积如山,琳琅满目,他压根儿不知道父亲要的到底是哪一件。
焦头烂额之余,他只找到了“黄且圆者一块”,以及貌似“黄宝石”一块。为免误事,犯难的他干脆将二者一并派人送了过去。
不久后的千里之外,收到两块“黄宝石”的康熙,见状啼笑皆非。
同年三月二十七日,胤礽在给父亲的奏折中又惭愧地承认了另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呢?这个说起来就更好笑了。他在奏折中写道:“臣所进鸡蛋,俱皆破碎。”
原来这一回,胤礽想着给父亲运送鸡蛋。为了保证鸡蛋在路途中不破碎他动了百般脑筋,先是让人用柳条篓斗装好,再用糠屑填塞缝隙。他觉得柳条柔软,一定不会碰碎鸡蛋,却没有想到篓斗根本承受不住外力挤压,极易变形。结果,翻过千山万水、辛苦搬运而来的一篓篓鸡蛋,到康熙面前时,竟然无一完好。
康熙帝看到儿子的奏折,大度地安慰儿子说,“以后装固进罢。”
于是,胤礽又动脑筋改良,换用夹板篓斗,并改铺稻壳来运送鸡蛋。但路途遥远,最终还是没有多少鸡蛋能安全送达。
对此,胤礽只好自认无能,在上奏折,说:“以臣愚拙,常常破损,如何赍送,还请皇父指教”。
看着将来要接管江山的儿子,连运几篓鸡蛋都费煞思量,康熙帝更加哭笑不得。毕竟,他想要的,是儿子在政事上的请教,而非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作为一国的储君,会不会运鸡蛋不重要,能够高效科学的管理朝堂、指点江山,这才是康熙所期盼的。因此,为了结束儿子这种“无厘头”的举动,他唯有答复道:“鸡蛋足用,以后见信则进,不则罢了。”
年轻的胤礽接到父亲的谕示,心思倒也单纯,并没有多想什么,但他的叔姥爷索额图就不同了。他伺候康熙帝多年,算是看着康熙帝长大的,这位皇帝有些什么心思,他早已摸透。
这次他跟着皇帝出征,亲眼见证了这对父子之间的这一系列互动,对康熙的“哭笑不得”和他所说的“鸡蛋足用,以后见信则进,不则罢了。”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
其实,若胤礽只是偶尔不靠谱,那也还好,只可惜,类似这样的事,他做了远远不止一两桩。
比如他给父亲运去渔网,结果因包装欠佳,渔网中间被驼绳压断了一二处,露出破洞,根本没法捕鱼。还有一次,他送去自制的小刀两把,结果刀身过硬,坑洼不平,康熙帝手起刀落,居然连刀刃都掉下来了!康熙见状,赶忙选派身边铁匠将刀重新打制,并送回京城,送给儿子,“以表心意”,并嘱咐胤礽仔细试用,从中学习技法……
胤礽种种差强人意的表现,让索额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一方面在御前不断为自己的侄外孙美言,赞美他对父皇的拳拳孝心;另一方面又暗中送信入京,悄悄给他报信,提醒他不要仅仅把心思放在这种小事上,更要专心朝政,把政务处理好,做出成绩来。
在他的提点下,年轻的胤礽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轻重主次。
当然,胤礽给父亲置办的物品,也不是每一次都搞砸的。
他送去樱桃时,“连水呈进,以保其鲜”;朝臣进献的杨梅枇杷,虽不耐长途跋涉,但他也会想尽办法要让前线的父亲尝尝鲜。
康熙帝收到这些时令水果、蔬菜,往往会在谕旨中板起面孔,告诫儿子自己出征在外,不能贪图享受,此类物品不必再花功夫进呈。但有时,又体会到儿子的一片心意,忍不住朱批回复:“见此不胜喜悦。”
还有一次,康熙抵达保德州,正准备渡黄河。他乘坐小船,由人拉粗绳过河,往返横渡,非常迅速,满汉大臣见之无不称赞。由此,康熙帝非常满意,认为儿子送来的“绳索极好,甚为结实,毫无断裂”。
于是,他在奏折的朱批中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