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亲的这种过度宠爱,胤礽本身对父亲也充满了依恋。
由于康熙未回京过年,到了阳春三月,胤礽竟然因为惦记父亲在前方的辛劳,愁思不已,几乎要病倒了。康熙帝闻讯亲笔回复:“朕若此时在京城,晨赏百花,日坐树荫下,听鸟啼鸣,歇暑纳凉,以求安逸。此非朕所不乐者,唯欲成大丈夫之志也。皇太子乃极孝顺之人,想是见花鸟鱼兽,怜惜朕于沙卤边陲之劳苦耳。不必为朕担忧,惟望日夜勤于国事,闲暇之时,阅览经史前世之得失,以慰愁闷。”
在父亲的劝慰下,胤礽的心情才得以平复。当然,实际上,他的心情失落也不真的完全是因为思念父亲,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他不能适应没有父皇的紫禁城。毕竟,父皇不在,兄弟们就不会像以前那般服他,把他放在眼里了。而他却早就习惯了一头独大、唯我独尊,兄弟们处处让着自己,父亲与朝臣为他兜底的局面,所以父亲离开后,他自然不习惯。
随着打击噶尔丹的战事进展顺利,心情颇好的康熙帝,时不时会跟远在后方的胤礽开起玩笑。在这些玩笑中,胤礽心高气傲、不肯服输的性格常常流露出来。
内蒙一带,草原上的野兔很多,且非常肥硕。在鄂尔多斯,一只兔子的正常体重就有四五斤重。有次康熙帝本人见到了一只五斤多重的怀孕母兔。他觉得十分惊奇,于是特意写信回去问胤礽:“京城之兔不知有如此重者乎?”
儿子久居深宫,当然没有见过,于是回复表示闻所未闻。康熙帝接到回复,心中更觉得十分得意,于是玩笑道:“皇太子一欠缺处,为未见过如此丰满之兔,内心颇觉遗憾。”
胤礽在京中收到父亲的玩笑话,也不甘示弱,马上提出想见识见识“丰满之兔”,强烈要求出京与父亲汇合,随大军征战。康熙帝没想到自己会让太子反将一军,只好赶忙搬出大道理来加以安抚。
他的安抚之言,无非就是父亲远在前线,战事重要,儿子监理国事,“宫内事亦重要”,一定要分清时势和主次之类的话。他在书信中语重心长地告诫未来的一国之主:“十三岁时,岂知有如此丰盛之兔乎?何必着急?今噶尔丹事若竣,朕等何处不可行?勿气恼着急,慢慢等待!何必着急。”
这段话中,康熙连用两个“何必着急”,又让儿子切勿气恼,足见他完全把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当成了儿童一般,既有逗弄,又会哄着,满纸的溺爱在其中。
康熙三十六年春,噶尔丹兵败势穷,终于身死,于是康熙帝的亲征以胜利告终。
四月份捷报传来,康熙帝默念此乃祖先襄助,天地眷佑,急着要在第一时间跟胤礽分享心中的喜悦之情。他自称“忘乎所以”,“朕之心事了结,业已报仇”。兴奋之余,还将早已成年的儿子当成天真烂漫的孩童,说道:“儿皇太子,未知尔如何腾欢?”
胤礽呢?闻知大捷,竟然“痴呆不知所措,竟有两整日不思饮食,亦难入睡”,果然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得呆住了。除此之外,胤礽还告诉父亲,当他去向太后祖母奏报喜讯时,见“内左门外众人簇集,水泄不通,欢声震地”,当真是普天同庆。
因为父亲宠过头,因此胤礽的性格有不少矫情较真的地方。他和其他的皇子不同,身上自带一股任性的傲气,不高兴起来就连自己那个当皇帝的老子也敢怼、也敢直接出言抱怨。
当然,你可以说他有个性,但实际上却也暴露了他的缺点。也解释了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他之所以和弟弟们处不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
比如某日,胤礽就在上呈的奏折中直接“批评”父亲,理由是他“竟然”在给自己的谕旨中写了“请寄,请送”的字样。这种客套的说法触动了他的玻璃心,让他直呼受不了,觉得父亲这是无视君臣之义,更抹杀了父子之情。
他在奏折中批评道:“臣之荣显富贵,皆仰皇父之恩,即衣食生死,俱仰赖皇父,在下发朱谕内写此等字,不惟难以承受,即见此等语词,浑身出汗,无地自容。若再降旨,恳乞停用此类言词。”
康熙帝看到了这份奏折,显然觉得儿子太过较真,未免矫情。按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拘小节才对,可他却如同小儿女一般忸怩。按常理来说,即使这只是为了拍马屁、取悦父亲,那也是太过头了,更何况胤礽他还是认真的。这样的矫情,的确让人受不了!
不过,旁人受不了,那是旁人的事,反正康熙帝他自己是很吃儿子这一套的。他阅后连忙安抚劝慰儿子,十分耐心朱批回复道:“用'请'字是视胤礽为家人,此乃家书用语,表示亲情和礼貌,不只给胤礽的朱批如此,连给宫中妃嫔朕也是写“请”字啊!而写给群臣看,或是启奏太皇太后的谕旨中,就不会出现同样的字眼。”
这么小小的一件事,都要解释如此一大通语句,还举上妃嫔、朝臣、太皇太后为例,可见康熙有多么重视这个儿子的感受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胤礽的矫情任性,完全是被康熙帝自己给惯出来的。是矫情的老爹,最终造就了矫情的儿子!
说康熙矫情,楼主可不是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