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完全能用高压来形容的选拔赛。答对一道题紧接着是第二道题的挑战,要么顶住压力继续答对题,要么顶不住听不清写不完,电脑辨识不了字迹,那就被淘汰。
比赛开始。
第一轮给出的语音段落只有三十秒,题目是个判断题。这道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参赛者在听完之后都呼出一口气。
该题答案是肯定。十五秒的答题时间绰绰有余。超过半数以上的参赛者在一秒内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有选手拿捏不定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偷看身边同学答案。没人制止。
有人开始堂而皇之看身边同学答案,主席台依然保持沉默。
参赛者赫然发现这场比赛的机会之一:它似乎允许大家互相参照答案。也就是说,组委会允许选手作弊。
想不到这世上还真有允许作弊的高规格选拔赛。这是大部分参赛者的共同心声。
十五秒时间到,有666名参赛者所坐位置右边扶手绿灯亮。教导主任说:“没有亮灯的同学请在五分钟内离场。否则将被给予记过处分,同时要求延长一学年本校就读时间。”
一片哗然!
这个惩罚规则完全是主持人现在才说的,参赛之前谁也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等着失败之后不迅速立场的同学。那些同学迅速离开报告厅时意味深长看留下者最后一眼,那个有集体象征意义的眼神只传达了一个意思:
兄弟,轮到你了可要跑快点。
在第一轮中活下来的同学进入第二轮答题战斗。
第二道题足足有十五分钟长,是第一道题的三十倍。并且语音对话的双方一个用的是美国俚语,一个用的英伦风味腔调,南腔北调混在一块儿似的瞎盖一通,听起来极具混乱感。
有不少同学在听题听到一半的时候就认命的取下耳塞自动离席。现在放弃比到时候答不出题再放弃轻松点,至少他们能安慰自己是他们识别困难的能力比其他失败者强那么一点。
坚持听完语音的参赛者看大屏幕上给出的问题。至少百分之六十的参赛者愕然——这竟然是一道简述题,要求回答字数在十个英文单词以上,一百个英文单词以内。
*!现在连作弊也没时间搞了。谁能在十五秒内用尚不习惯使用的电子笔轻易写出十个以上辨识度高的英文单词?
出题的人以为他们都是机器还是什么玩意儿?!
“没亮灯的同学请立刻离席。”教导主任说。
愕然之中的百分之六十的参赛者更加愕然的看着他们身边有同学扶手上亮起了绿灯。那和打他们的耳光是同样的效果。他们自认为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有人做到了。还就在他们身边。
那百分之六十的参赛者颓然离开学术报告厅。
现在666个参赛者只剩下不到666个“幸存者”。
残酷淘汰赛继续。
第三题开始。
语音段落念出来的第一秒钟,就让多数参赛者感受到崩溃的味道。
这段语音绝对是以正常语速下两倍以上的快速度播放出来的。除非他们的听力能够达到相当于辨听机器人标准,否则就以他们作为人类的身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第一次就听清楚人的耳力范围之外的语速声音。
“请没亮灯的同学立刻离席。”教导主任千篇一律的重复规则。
没亮灯的同学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竟然看见了这个世界上真有能够在那种语速下,听清楚对话的中国人而非英语本土人。
他们是鼓着眼珠子离开的。
教导主任看电脑桌面传来的数据,再无声轻点了一遍还留在报告厅里的参赛者的人数。
“四十八个。刚好。今晚选拔到此结束。参加明晚选拔的同学名单,将会在明日早间公布。请各位参赛者留意。”
教导主任起身离开,偌大的第四号学术报告厅此时只或站着或坐着四十八个学生,捱过三轮初级选拔赛的同学们这才有心情去看成为自己对手的人都是谁。
真够戏剧性的:
相较于其他班集体参赛人员的大面积或者全部覆灭,高二·三班,高三·一班以及高一·七班都是全部通过。
不过和另外两个高年级的班相比,高一·七班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王小西、蔡御书、苏九、早稻雪、李优一,一共五个;而高二·三班与高三·一班参赛人数分别为两个和四个。高一·七班在第一轮比赛之后,占据了不可小觑的优势。
这让高一·七班的优胜者们瞬时间成为了其他班集体优胜者注意的目标。
接触到那些或多或少带着不怀好意,或者是嫉妒羡慕恨的目光,苏九不由问王小西和蔡御书:
“这是一百万奖金闹得还是那个进入伊甸学院的名额给弄得?”
“什么?”王小西没有领会苏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