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军俘虏中上到李荣,下到队长的所有军官都被集中在了一起,反绑着双手,再以着一条绳子一个连着一个拴在脖子上,而他们的家丁、亲兵则也被挑拣了出来,以着同样的手法捆绑在了另外几根绳子上。
按照这个时代的明清两军中的惯例,如果李荣不肯投降,他的亲信军官和亲兵、家丁基本上是不会投降的,所以这些人的命运只有死路一条。
陈文不打算放过李荣,尤其是从四明山之战明军的溃兵中知道那一战时李荣乃是清军中军的主将,即便不是王升那样导致明军惨败的罪魁祸首,他也需要用这个人的首级去振奋此番没有被清军剿灭的浙东明军的人心,以防止他们在恐惧之下投降满清。
封建社会一层一层直到皇帝的效忠链陈文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耳闻的,比如他的这支南塘营,如果他没有尽力的革除那些封建军队的陋习,现在也应该是一支士兵效忠队长、队长效忠哨长、哨长效忠千总、千总再效忠他的局面。
这样的军队虽然比较有利于一个武将成长为独立的军阀,但是却和民族国家、近现代军队这些陈文始终渴求着,并且视之为救命良方的存在格格不入,也正是他所深恶痛绝的。
既然李荣已是必死之局,那么这些军官和亲兵、家丁就也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他在命人搜检过后,便将他们分散监管,以防止闹事。
俘虏中的辅兵,陈文从中挑选了一些看起来对明军畏惧甚深,或是感觉比较老实的出来,让他们拿着鞭子抽过一个刚刚带头闹事的清军军官后,便在临时辅兵队的监督下干起了拉车的勾当,用陈文的话说,想活着就要让他看到你们对于明军的用处。
得到了这句承诺,这些被挑选出来的辅兵立刻兴高采烈的开始显示他们的用处,即便是被安排拉车也毫无反感之色,而那些没有被挑选出来的辅兵也在得到了有用就能活命的信息后燃起了一丝希望。
剩下的战兵则是每十人分配到了一条绳子,这些人中不乏有残杀明军和百姓的凶手,只是陈文此间也没那份时间去鉴别,就像刚刚被张俊指认出来的那个清军,他也没有选择直接处死。不过也不代表他们能够逃脱审判,因为陈文已经想出了一个新花样。
在南塘营长枪白刃的督促下,清军的俘虏顺从的被辅兵和火兵绑好,而那些缴获的战利品也大多完成了装车。当然,明军的阵亡将士也被暂时裹在草席之中放在了了车上,等到了明军的占领区后再行厚葬,而受伤的士兵也都坐在了大车上代步。
想来还是要再次感谢一番李荣,若不是他报着能从大兰山明军这里捞到好处的念头才带来的这么多空车的话,阵亡将士的尸首和伤兵怎么可能全部装车。
“李荣赠车马于此”
于是乎,坚信着付出了就一定要有回报的陈文在那块依旧插在道路旁写着“过线者死,勿谓言之不预也”的牌子旁边为李荣重新立了一块写着这七个墨字的木牌,也算是为他做好事的行为留名于后世了。
就在陈文为李荣树碑的时候,李瑞鑫也赶了回来,奇怪的是此刻的李瑞鑫并没有骑在马上,反而是和一个清军的军官步行返回,甚至那个军官竟然没有被捆绑起来,只是步行跟在李瑞鑫身后。
这是什么路数?
须知道提标左营的副将李荣都是被那些骑兵将其捆绑起来交给陈文的,难道说这个军官地位比李荣还高?他不会是田雄吧。
“将军,卑职恳请借一步说话。”
陈文扫了一眼那个清军军官,李瑞鑫的表情很是怪异,行事也不似他平日的风格,显然是和这个清军军官有关。
满怀着疑惑的陈文和李瑞鑫来到了溪边。只是刚一走到那里,李瑞鑫竟然跪倒在地,一个劲儿的磕头。
“李兄弟,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情起来说。”
对于李瑞鑫、吴登科这样在他白身时便相熟的人,陈文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一向是以着兄弟相称,就和当初相识时一样。这样做一方面是拉拢人心,而更多的还是出于习惯。
“将军,卑职恳请将军饶过那个清军军官。”
陈文知道,李瑞鑫的经历使得他对于那些绿营兵或是汉八旗军的汉奸一向是恨之入骨,在大兰山下的镇子里居住的那段日子甚至还不断出山袭击落单的绿营兵,此间为何会为了那个看起来并不像是什么高级武将的军官求情?这让陈文颇为诧异。
将李瑞鑫扶了起来,陈文立刻问道:“李兄弟,你且把事情说清楚了,本将方可决定如何处置此人。”
听到陈文的问话,李瑞鑫连忙把徐磊对他说过的事情简要的报告给了陈文,只是瞒下了徐磊在路上打听陈文底细的事情。
听完这个故事,陈文的诧异之情更甚,本来在陈文听过李瑞鑫的过往后便认定了他的家人,尤其是还是三个女子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只是此间李瑞鑫言辞恳切,显然是相信了那个清军军官的话。
在陈文的印象里,李瑞鑫为人平日虽有些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