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走了。
张哈、孙鸣山等人走出了密道。
孙鸣山打开烟盒,从底部抽出了一张纸条,递给王海。
王海打开,上面书写着一行字,要求他与21界碑的联络员魏绍武、李福堂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将党中央派往苏联学习的三名同志先生过境。
王海看完后,将纸条递给了张哈。看了一眼后,张哈对众人说:“同志们,我们尽快离开这里,去往21界碑。”
此刻,王海已经拿出了电台,向魏绍武、李福堂发电报,通知他们在那里接应。很快他们回了电。
对此张哈、孙鸣山护送三名去苏联学习的三名同志,连夜去往21界碑。
此时的梨树镇,在木野与特高课密切配合,拉网式侦查,到处设卡,戒备森严。熟悉这里的孙鸣山和张哈,穿丛林,绕山岗,蹚雪地,不知道爬过多少个山头,终于来到了21界碑,与魏绍武、李福堂会面,将三名同志安全送到了苏方的一侧。
张哈和孙鸣山在魏绍武住处安稳地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他们告别了魏绍武、李福堂之后,密林,来到了小炉台的地方,这里有座石庙,石庙的后面刻着已经模糊的文字。传说是太上老君在天庭上炼的九颗赤丹,被齐天大圣骗吞了七颗,撞到了八卦炉,气得太上老君火冒三丈,只好避开,下凡于此,重新炼制长生不老丹,因此这里被称为“小炉台”。传说归传说,自从小鬼子进来,这里已经不是清净之地。小鬼子在这里已经修建了军事工事。
那么,张哈和孙鸣山已经完成任务,来这里干什么?
张哈精明着呢!他是想“搂草打兔子”,借道对敌人进行侦查。
就在他们行至到山坳里,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此处到处是人的白骨,也有部分尸体残缺,成野兽的食物,令人毛骨悚然。他们一看就便知是小鬼子残害劳工后丢弃的。
远处的日军军事工事前沿阵地全是由水泥浇筑的,固若金汤。各种地下工事均在山体底部挖掘,顶部浇灌水泥混凝土,厚度达三米。周围反坦克战壕、碉堡、交通壕等,星罗棋布,形成了具有一定纵深的便于平面立题交叉发挥火力的工事,地上地下浑然一体。
张哈与孙鸣山隐蔽在树林里的高地,仔细观察到众多的劳工在工事施工地密密麻麻地劳作着,不时有日本宪兵端着枪监督劳工。孙鸣山低声说:“没想到小鬼子在这里秘密建工事。”
“是啊,小鬼子修建工事用了心,是用来防御苏联人,可苦了咱们的中国人。”
孙鸣山问道:“你在看啥呢?”
“我在看这里的小鬼子有多少兵力。”
“在这里哪能看清楚,莫不如靠近一点,找到他们的兵营,就知道小鬼子有多少。”
“光看兵营还不行,还得看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这样,为以后打鬼子做好准备。”
“呵呵,真有你的,想得那么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走,我们靠近点儿!”
他们顺势向山下走去,接着又爬过一个山岗,这回日军修建的工事的观察更加的清晰,张哈从兜子里掏出了笔和纸,紧张地勾勒出日军兵营所处的位置以及军事工事草图。草图包括碉堡数量、几条战壕方向、驻守的兵力、敌人指挥所等军事设施。
刚画完,“啪啪”两声枪响,这让两人紧张起来。张哈心想,难道被敌人发现了?两人迅速趴在了雪地上,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
枪声响过片刻,张哈发现了两名日本宪兵嘻嘻哈哈向这边走来。张哈见状,知道敌人并没有发现他们,那么他们往这里来究竟要做什么呢?低声对孙鸣山说:“注意,如果暴露了,就抄家伙!”两人各自的手紧握着枪,枪口跟随敌人影子移动。
距离他们近20多米的雪地上,两名日本并停住了脚步。两人纳闷时候,一名小鬼子喊着:“呦西,大大的好!”加快了脚步,从灌木丛林中拎出一只被击中的野鸡。
两个日本宪兵拾到了猎物之后,并没有走,相互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之后,鬼使神差地又向这边来。
孙鸣山问:“怎么办?”
张哈回答:“能怎么办?只能迎敌了!这是遭遇战,躲是躲不开。好在敌人在明处,咱们在暗处,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消灭他们易如反掌。盯住小鬼子。”
敌人越来越近了,15米、10米、8米……
“啪!”张哈率先开了枪,走在前面的一名日本宪兵应声倒下。突如其来的变化另一名日本宪兵慌了神儿。刚要举枪应对,被孙鸣山一枪打死。两人见敌人被消灭,向前跑去,两人各缴获一支三八大盖,还有那只被打死的野鸡,很快离开。
枪声惊动了这里的日本宪兵,两人如捅了马蜂窝,闻风而动,涌来。张哈与孙鸣山见此情形,从两名鬼子身上摘取枪支和弹药,往深林里奔跑转移。
由于他们熟悉山路,很快甩开了敌人,直奔大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