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乾辉怕我还不相信,又提到一个事实佐证。曹操曾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对方称为唯一可和自己并列的英雄人物。但等刘备离开曹操,曹操却没将这个眼里唯一的对手全力铲除,反而倾尽全力攻打袁绍。谋士郭嘉还在这个时候提出过著名的“十胜论”。
我记得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是有这么回事,当时的确也有些疑惑。当时的刘备简直犹如丧家之犬,曹操非但没将他消灭,反而容其做大,否则哪里还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
因为,袁绍是“三公”的后代,是典型的门阀代表,几乎掌握了整个北方版图。公孙世家留着刘备,是想他日后去对付另外的门阀势力。
我说:“不对呀。哪后来为什么还会发生赤壁大战呢?刘、曹、孙三家,都是公孙世家支持的,为什么会相互打得死去活来的呢?”
万乾辉说:“那时候的情况非常复杂。曹操是一代枭雄,也极有远见。他除了答应帮助公孙世家消灭袁绍,其实也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一旦袁绍覆灭,曹操也就是成了门阀们新的拉拢对象。”
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曹操政权,也混杂了门阀的势力。而公孙世家又不能出面,慢慢的,门阀势力开始在曹操手下占据了主流。其代表人物之一,前期有荀彧等谋士,到了后期就是司马懿了。
赤壁之战的发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结果,也从此开始,曹操势力开始和公孙世家越走越远。
说到这里,万乾辉又笑了笑,说:“如果不是公孙世家的协助,曹操内心的纠结,单靠诸葛亮和周瑜,可不会胜得那么容易呢。”
只不过,这其中的曲折和反复,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也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万乾辉只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来龙去脉才稍微提了一下。
很快,他又回到了正题上,也就是那块令牌的来历。
万乾辉说:“有句俗话,叫儿大不由娘。公孙世家是从商的,对这句话认识得应该比你我都要深刻。曹操会纠结于他在门阀与公孙之间的选择,倾向了门阀,直至最终被门阀势力代表的司马家族推翻。那么刘备方面的,也不会脱离这个怪圈。”
除了刘备直属势力和公孙家族交好外,另外一个诸葛亮就很为妙了。一方面,他就是出身于荆州门阀,是荆州势力的代表,但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得不借助公孙世家的势力。他一直巧妙地维持着这种关系的平衡。这就是真正能运筹帷幄的高手。
具体到了铸就令牌的时候,为了避免仿制,也邀请了数名制作高手。而其中,就掺杂公孙世家和门阀派系的人。
说到这里,万乾辉突然发出一声叹息,然后说:“可惜我能力有限,没能查清楚具体怎么回事。我只知道,有一件十分重大的信息,被灌输到了其中一个令牌里面。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只能推测,它法力无边,能给公孙世家带来灭顶之灾。”
这个秘密,就被其中一名匠人知道了,并将其灌注在了其中一件令牌里。
令牌制成后,为了不让这种特殊工艺制作流传出去,诸葛亮下令将他们全部封闭式供养起来,实质就是软禁,只不过比灭口要仁慈多了。当时,诸葛亮还不知道这么回事。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后来让李严也知道了。李严的身份,到底是属于哪一派,现在还是个谜。但他也想得到这个秘密,则是很确凿的事实。
表面上看,他为了得到与诸葛亮制衡的力量,采取了重建州郡的计划,暗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诸葛亮发出那枚藏有秘密信息的令牌,控制公孙世家。
奇怪的是,诸葛亮并未用那块令牌发出号令。所以李严又生一计,才采取了变江州为岛城的计划。
这一次,那块令牌就如愿所偿地发出了。
我说:“不对呀。令牌不是有几块吗,为什么李严能确定发出的那块,就是他想要的呢?”
万乾辉解释说,这当然是经过了周密计划的。每块令牌都有编号,只要丞相府邸有内应,便能得知每块令牌发出的情况。李严发难,就是选择的只剩那块令牌还在丞相府的时候。
可惜,李严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就在令牌发出的路上,令牌的保管者马谡突然发出指令,要求发令的人赶紧回来调换令牌。
万乾辉对这个事情的真实缘由也不是很清楚。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通过许多历史古籍记载,和老人们的传说,再根据自己的推测完成的拼图。但这副拼图到了这里,还有一些漏洞。
当时诸葛亮军情繁忙,正在全力筹备北伐,有些内务事情,的确是他的第一助手——马谡在帮忙打理。马谡能发出那样的调令,肯定是意识到了令牌里的秘密。这个调令,到底是不是诸葛亮指示,现在还是个谜。
后来,诸葛亮开始北伐,马谡却以街亭失手被斩。
万乾辉停了停,喝了一大口茶,说:“我曾经亲自去街亭考察多次。我不敢相信,马谡这样一个思维严密的人,会犯下如此重大的失误。亲历现场后,我更坚定了这个信念,马谡的选择是唯一正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