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讽群臣上奏,以叛乱未平、国难未已,恳请圣人早立太子,且必立年长者……”
李弘四岁而为太子——其实李忠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岁而已——那是因为天下太平,且当时高宗还没得病,春秋正盛,所以百无禁忌;如今则不同,东有叛贼,西有吐蕃,社稷虽危而复安,也才稍有起色罢了,那当然以册立年长者为皇太子才比较稳妥啊。
“此前圣人召阿兄还朝,且以二兄(越王李系)遥领元帅,本为册立阿兄为太子也。然而数月间无消息,此必张淑妃从中作梗……”
李俶为行军元帅,收复两京,声望一时无两,则老头子觉得可能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赶紧把他给召回朝来,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召回长安可以,没必要急罢帅位啊,只要如李系一般,或者跟从前很多例子那样遥领,李俶照样玩不出什么花儿来。为什么定要罢其帅位呢?很明显是打算册立他做太子了,而皇太子身兼元帅,那是没有前例的。
当时李俶也是这么估计的,所以带着李倓,兴冲冲就回长安来了——他对元帅之位真没啥贪恋的,只有皇太子才是唯一值得奋斗的目标——谁成想被扔在十六王宅,一连好几个月,却没有丝毫的进展。
然而李倓说了,倘若老爹没有立你为太子之意,大可以再找个借口把你给放出去,等于暗示你打消争储的念头,他没有这么做,可见尚在犹疑——
“因此,弟请外镇,一则可为阿兄之援,二可迷惑张淑妃也。”
李倓希望自己能够出镇,掌握一支兵马,则李辅国、张淑妃想对李俶不利时,多少有些顾忌。当然更重要的是,释放一个错误信号给张淑妃,让她以为李倓亦有争储之心。
终究李俶不是李忠,不但成年,连儿子都一大群了,并且在平叛过程中立有大功,张淑妃想要直接搞掉李俶,拱自己亲儿子上位,难度比当年的武则天要大得多——李亨之所以犹豫,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倘若李俶鹤立鸡群,诸子中无人可与争锋,张淑妃必定不敢让他成为储君啊,则一旦挟皇太子之势,羽翼丰满之后,谁能制之?但若不考虑李佋、李侗,李俶的储位也未必稳当呢?张淑妃素有心计,就有可能不着急了,可以容忍李俶先占据储位几年,等她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再参与争斗——那样胜算更大。
而就李亨来说,也是不愿意册立一个强势太子的——他自己本是弱势太子,都能趁乱夺位,遑论太子之位无可动摇呢?
这夫妻俩素疑李倓有争储之心,原本为李俶考虑——当然啦,张淑妃未必——才会想找机会把李倓捏掉;如今李俶反倒成为威胁,则不妨将李倓作为制约李俶的棋子。尤其在张淑妃想来,若李倓能够在外建功,必定威胁储位,二虎相争,将来她亲儿子就方便浑水摸鱼啦。
“圣人以二兄为元帅,亦有拮抗阿兄之意也,此不难判。是以若弟得以外镇,实为阿兄臂助,假为阿兄制约,圣人乃不复疑,张淑妃等或亦不阻阿兄进位皇太子了。然而如此一来,愚弟实处嫌疑之地,故此要先问阿兄——信我不信?”
李俶忙道:“我自然是信任贤弟的,然而……亲王外镇,恐无先例……”
其实唐朝有不少亲王、郡王都担任过节度使,但大多为遥领,只是挂个空名罢了;偶尔几个能够掌握实权的,比方说虢王李巨、吴王李恪,全都是远支疏族,肯定对储位形不成什么威胁啊。
然而李倓却笑道:“如何无先例?阿兄独不念永王叔父乎?”
随即正色道:“昔上皇使永王出镇荆襄,本为制约圣人;则有此先例,料圣人亦愿出愚弟,以制约阿兄!”
很多事情,若无先例,很容易被人一句话就给堵回来,但若有了先例,便有了闪转腾挪的空间——所以说,李隆基使诸子分掌节度(而不是如前般遥领),实在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李倓如今就要利用这个糟糕的先例,为自己和李俶谋划。
李俶沉吟不语,李倓劝说道:“弟若外镇,料阿兄必能晋位储君,到时候内外呼应,张氏无可为也。然而此谋的前提,是阿兄信任愚弟,若以为愚弟有二心,此计自然无用——阿兄权当愚弟吃多了酒,说了些醉话吧。”
李俶还是那句话:“孤又怎会不相信贤弟呢?”然而亦不肯当场给出承诺,只说:“兹事体大,还须斟酌——且若如贤弟之愿,打算出镇何方啊?”
李倓答道:“如今天下兵马,齐聚东京,虽然二兄为元帅,而郭子仪实掌之,领九节度,不日将进向河北。弟为齐王,岂能屈居于郭子仪之下?”
其实他原本在帅府的职位就比郭子仪低,问题那会儿李俶是元帅嘛,且临近前线,李倓跟在他身边儿,以弟佐兄,名正言顺,更不丢脸。但如今元帅是李系,身在长安,不过遥领罢了,则李倓归入李系幕下,他若不离中京,有什么意义吗?他若离开中京到前线去,那不还得听郭子仪的调遣?
就算李倓本人不在乎,郭子仪敢分派一位亲王做事吗?他老先生自己先得别扭得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