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书!
李元忠南下绥和守捉,筹划撤离前线三军之事,郭昕则直向鄯城,巩固防守。原本按照郭昕的意思,须兵三千,最好先紧着神策军卒,奈何李倓把那一千神策军当亲卫,不肯轻付,最终只是从留守鄯州的军卒中精挑细选了三千人,并一千多匹战马,交给郭昕。
高升曾经禀报过,全道余兵约两万左右,但必须分守各州,具体到鄯州附近,才不过七千多而已。仅仅这些兵马,别说用来抵御吐蕃进攻了,即便放弃鄯城,单守鄯州,保障节度大使的安全,都稍嫌不足。因而李汲下一项工作,就是协助节度判官与兵曹参军,招募青壮为兵。
鄯州城内外总共设置了三个募兵点,李汲负责其一。他请求将不久前割取的吐蕃兵首级用长矛高挑起来,立在募兵点上,以便招揽敢战之人。鄯州内外原本有居民四万多,去岁吐蕃侵扰,又陆陆续续从前沿逃来数万之众,衣食无着,只能仰赖幕府赈济,而所谓赈济,也不过是一口饿不死人的薄粥罢了。因此都是与吐蕃有深仇大恨的民众,加上想吃口饱饭,络绎而来应募者倒是不少。
按照杨炎的意思,先募一轮兵,旋将老弱妇孺暂且迁去东面的兰、渭等州,分给山间瘠土,自耕得食——幕府实在养不了那么多人啊。
对于招募何等样人,三个募兵点各有标准,其中以李汲的遴选方式最为简单。他只须以手按肩,出三成气力,还能够挺腰不倒者,不管高矮胖瘦,起码说明体格还算强健,皆可入选。
估摸着最终能够募兵五六千人,再加其他几州从募而来者,可一万余。李倓、杨炎原计划新募三万之众,却因为鄯城之粮难以期望,导致缩水了将近七成。
青壮招募上来之后,就该发给兵器,加以整训了。鄯州府库还算充盈,兵甲敷用,唯独战马稀缺,故此新兵多数只能充当步卒。训练本来是兵曹之事,李倓却特意不让他们插手,而将重任交给了李汲,且命李汲以一千神策军为核心,逐步扩大节度亲卫的力量。
对于练兵之事,李汲数年前在奉天时便见识过了,后世之人论才干未必及得上古人,但终究知识面广,许多事情多瞧两眼便能摸着诀窍;加上还有陈桴、羿铁锤等神策军将为佐,故此新兵训练很快就上了正轨,没出什么纰漏。
只是在李汲原本想来,当兵就是要练体力啊,包括负重行军、徒手搏击、长时间站队等等,设计了不少项目,立下了颇高的标准,然而最终不得不把项目数量减半,标准更是拦腰一刀,砍至四成。
没办法,饷粮有限,不可能让士兵顿顿大鱼大肉,而这优质蛋白摄入不足,体力怎么可能快速增强呢?
他只能精挑细选了三十多名原本素质就不错的大汉,再自己掏腰包给加餐,以便作为核心力量使用。
看最新章节
前往
‖完‖
‖本‖
‖神‖
‖站‖
此外,李汲在新军中大搞政治宣传,一则让士兵们开会诉苦,备言蕃贼之凶残,力求在军中形成同仇敌忾的气氛;二则命神策军精锐现身说法,戳破蕃贼强猛的传言——他们大多数也是临时征募的老百姓,未必有你们能打,只是因为数量够多,才屡屡得胜罢了,正无须惊怕。
一连半个多月,李汲白天练兵,忙得连轴转,好在晚间归家,能够得着一餐美食,聊做慰藉。那邹青鸾虽然自称拿手的是“羊肉汤饼”,却也没在一道菜上躺倒,往往五日才做一回,其它时日或饭或饼,驰骋手段,绝不重样。
要说这青鸾会得倒是挺多,肉则鸡鸭猪羊,菜则葵藿瓜豆,虽然手法不外乎蒸煮燔烤,没有煎炒——这年月基本上就没有炒菜,且植物油相对稀缺——倒也样样都做得有滋有味。
尤其主食,陇右地区的粮食本以粟麦为主,具体到鄯州,粟米种植也少——正好李汲吃不大惯——多植菽(豆)麦,故而以面食为主。这年月凡和面做得,大多名之为“饼”,蒸制的叫蒸饼(馒头),烤制的叫烧饼,煮制的叫汤饼。
青鸾连汤饼都能玩儿出花来,比方说将面团摊成薄片,切做两指宽、两寸长,下入羊汤煮熟,这是最基本的;若将面团切成筷子般粗细的长条,后世称为“面条”,如今则叫“索饼”;若将面团以手撕揪成指肚大小的圆片,后世俗称“猫耳朵”,如今则叫“馎饦”……此外还可以檊得面皮,包裹肉菜为馅,做成馄饨;把馄饨沥水捞出食用,称为“偃月馄饨”——其实就是水饺的雏形。
总体而言,比起齐王府的大厨来自然远远不如,且青鸾所会的,多是乡下人家、中下层手段,搞不出什么珍馐美味,什么“浑羊殁忽”来,但也基本上可以保障李汲这种“老饕”的日常需求啦。
因此,李汲对这个厨娘还是相当满意的。
闲时打问来历,才知道青鸾之父本为军将——品位不高,就跟目前的陈桴、羿铁锤差不多——因从哥舒翰攻伐石堡,中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