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争执之下,最终双方各退一步,移地健也不要求公主殉葬了,公主则依照回纥之礼剺面,痛哭于英武可汗灵前。
关键问题吧,回纥旧俗虽然野蛮,回纥人尤其是移地健也不傻,知道若使唐朝公主殉葬,有可能引发唐人的反感甚至是敌视。虽说移地健并不如同乃父、乃祖一般那么看重唐纥之间的情谊,但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也担心使唐朝公主殉葬,将会惹恼那些亲唐派的酋长、大人。
尤其长兄叶护太子还没死哪,此事终究瞒不过移地健,则在这个当口把部分酋长、大人往外推,叶护太子必定一把揽入怀中啊,这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么!
李汲听闻此信,方才稍稍定下心来。李承寀更是高兴,下令说咱们终于可以放缓些速度啦,不必要再疾向草原——这些天骑马赶路,我大腿内侧都已然磨破了。
李汲心说你也不是圈养无事的藩王,仅仅远赴回纥,这都第二回了,哪儿那么娇气啊!他担心叶护太子返国后,将会引发回纥内乱,即便最终不能成功,这乱战之中,谁晓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啊?恳请李承寀,不可迟缓,还是继续按照此前的速度前进吧。
李承寀自然不同意,李汲却也不便透露相关叶护太子的事情——谁知道这位敦煌郡王究竟知道多少啊——最终只得恳请,让他先行一步,打个前站。李承寀准许了。
于是李汲领着马蒙并四名左英武军骑士,打马扬鞭,昼夜兼程,终于在半个月后抵达了乌德鞬山北麓的回纥牙帐。到了地方一瞧情况,局势尚算安稳,看起来叶护太子还没有动手。
他理都不理移地健——因为事实上移地健目前也只是监国而已,尚未正式继位——直接前往拜见可敦,也就是宁国公主。见面之后,只见宁国公主不肯展露真容,而以一方素绢遮面,估计是遮挡脸上的“剺面”之伤。
想到一位艳丽娇媚的贵妇人,从此破相,也不知道脸上究竟划了多少道,李汲便觉心中有些隐隐作痛。
拜见公主之后,述述别情,说说皇室成员的现状,其后李汲便请公主屏退闲杂人等,他有几句心腹话要说。
虽然还没有考虑好,是不是向宁国公主透露相关叶护太子之事,预先做个提醒、警示,李汲也想要先期探问一下回纥的内情——倒底会不会乱起来哪,可能会在什么时候乱?
宁国公主说:“移地健尚未正式继承可汗之位,须在半个月之后,各部大人齐聚牙帐,公推新的可汗……”
李汲闻言,不由得一愣——啊呀,这回纥还是搞的选举制哪?可既然如此,“太子”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
回纥本部,分为九个氏族,故有“九姓回纥”的称谓,大首领历来都由氏族大人推举产生。但从怀仁可汗骨力裴罗正式建国,自立可汗开始,权力逐渐集中于药罗葛氏,可汗的候选人资格,也就此一步步地为药罗葛氏所独享。
更准确点儿来说,新任可汗必须从前任可汗的子、侄当中产生。
不过药罗葛是个大氏族,即便将继承人圈子限定在前任可汗的子侄辈,数量仍旧不少,其中不少人根本就没有当选的可能性,反倒平白地分薄选票,甚至于引发政治动荡。为此英武可汗在世时,便耍了一个大花招。
首先,他废除从突厥帝国继承来的左右杀制度,虽然回纥部族、疆域仍然分为三部分,可汗领本部,四名叶护(自然不包括名义上的第五叶护李承寀)当中,两人分领东西二部,却特意将这两个叶护职位,给了自己儿子。并且下令,此后唯有可汗的子侄,才可分领东西二部。
最初,他是把西部叶护之职授予了长子,东部叶护之职授予次子,当时长子尚且得宠,英武可汗便套用唐朝制度,使人呼之为“叶护太子”。这等于告诉各氏、各部大人,将来我百年之后,新可汗就从这两人里面选啊,而且“叶护太子”是第一顺位。
其实吧,这就跟正式立储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还装模作样依从旧俗,挂颗选举制的羊头罢了。就类似于:大总统候选人共四人,现任大总统为当然候选人,其余三人亦由现任大总统推荐……
其后次子早夭,英武可汗便又把小儿子移地健扶上了东部叶护的宝座。等到起了废长立幼之心,导致叶护太子谋叛,失败逃亡,英武可汗便命人改称移地健为“太子”。但是移地健久领东部,压根儿不想把东部丢了,却去接老哥在西部的产业——即便想把东西两部俱收己手,也得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啊——因此仍领东部,英武可汗将西部暂时交给宰相顿莫贺达干统领。
——顿莫贺达干的正式爵号是“设”,比叶护低一级。
从来政治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组织松散,守旧势力却很强大的回纥汗国。英武可汗设谋改部族选举制为封建继承制,尚未能够形成先例,故此当他去世之后,移地健虽然即刻坐帐监国,以嗣可汗自居,却仍旧不得不召集各氏、各部大人、显贵,齐聚牙帐,走一走形式。
只是他以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