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汲只是叹息道:“圣人因何如此操切?便待我先返归长安,再命阿兄出镇可也,急的什么?”
自己更换职务,自然要先回长安去陛见、谢恩,况且从魏博前往朔方,也必须经过长安城——除非打算从河东经太原,特意选择山高水险处去兜个圈子——则本有机会再跟李泌见上一面的。
然而随着河北藩镇如此巨大的变动,河阳三城肇建在即,季光琛应该尽快北上,而李汲也当即时离开政事堂,快马南下接掌浙西了。从关中前往浙西,有多道可行,而且即便先奔河南,跟李汲对面而行,也未必就能碰得上啊。
这又不是后世,随时可以一个电话打过去:“哥你别急着赶路,在洛阳等我两天啊,我很快就到了。”
对于李豫可能的担心,不使李泌兄弟分任将相,其心情,李汲是可以理解的,但仍不能释怀;就好比他认为郭子仪回长安坐冷板凳,要比李光弼硬顶着不归,对于国家社稷更有益处些,但同时也难免慨叹,老令公一身本领,不重履战阵实在可惜了……若能将关中诸镇兵马,全都交给郭子仪,说不定陇右早复,而凉州亦未必有失。
关键是封建君主制时代,国家利益和君主本身得失捆绑在一起,有时候两者几可混为一谈,有时候却又背道而驰,不经过缜密的分析、反复的计算,实在说不好皇帝某项政策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啊……总之,让人瞧着就不舒服!
由此下定决心,等回到长安后,趁着暂时李适离不开自己,我还得再讨要些好处,才能消解心头之恨。
其实他讨要的好处已经不少了,除了命颜真卿继任魏博节度使外,还请求将战后富裕的军粮物资,带一部分去朔方——因为我知道那地方穷,粮秣难以自给,则带上些物资,既方便我尽快掌控部伍,也可减轻朝廷的负担哪。
自然要跟颜真卿协商,好在颜真卿本就有意将朝廷下赐的漕粮,剩余者尽数西运,李汲更搬出为中朝减负的大义名份来,双方很快便取得了一致见解——从府库中搬出粮谷二十万斛、绢帛三十万匹,征夫子装车西运。
绢帛在河北卖不出好价钱,运去关中乃至朔方,却可得双倍之利——尤其听说最近回纥常将马来互市,还开高价,一匹马换三十匹绢,朝廷软弱,不敢不给,使得如今关中绢价已经上升到一个很恐怖的高度了。
不过李汲也暗自懊恼,前阵子被逼不过,输运了一批粮绢前往关中,说是预支明年的贡赋,哪晓得这大历二年,我就不在魏博了,白白便宜了颜真卿!
魏博兵马自然多数留在本籍,只挑选那些几无家人亲眷,乐意随自己远行,且等若搬迁,多半还要改籍的精兵护卫。兵数多寡,其实很有讲究,带得多了,魏博防御恐将虚弱,而且朔方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可以资供……
此外南霁云还指出一点:“客帅入镇,将兵不能无疑,若多将部属前往,彼等或惧不能得用,恐将生乱也。”
当然也不能带得太少,那样自己初入镇,人、地两生之时,就很难镇得住场面,甚至于保全得了自家性命了。李汲初入魏博时便是如此,倘若当初将数千上万精兵来,难道还怕李子义他们聚众邀劫么?以李汲的个性,绝对不可能有丝毫的妥协——即便就长远来看,妥协未必不是安定地方的良策。
所以最终选定了两千人,四营之众,半数骑兵,且其中两营出自魏州防军,两营出自魏州效军——就是那些对李汲最为忠心耿耿的少年兵。将领方面,带上了徐渝,因为他本就是关西人氏。
幕僚高郢、尹申、贾槐、马蒙、刘极、洛一平等自亦追随,李汲顺便再次拐走了黄铁炫,独独留下了杜黄裳。这是出于颜真卿的求恳,说杜遵素多智,且善民政,魏博暂时还缺不了他。李汲在取得了杜黄裳的认可之好,也便欣然应允了。
但是他问颜真卿:“我幕下俊才本便不足,君留遵素,如断我一臂——君居朝多年,难道无可荐举,以为交换的么?”
颜真卿双手一摊,说:“今李帅将麾下泰半携之西去,魏博几乎为之一空,我便有些门人弟子,亦不敷用,安能荐之于李帅幕前啊?”但随即笑笑说:“不如询之杜遵素,想来必有所得也。”
李汲心说杜黄裳能给我举荐贤才?那他干嘛早不说啊,要等今天才开口?半信半疑,前往相问,杜黄裳却果有妙计——“李帅每常慨叹,某人有运筹之才,支度之能,惜乎因罪而贬,则今往镇朔方,些许荐举,朝廷必不驳,何不用之?”
李汲恍然大悟:“君是说杨公南?”
杨炎杨公南跟李汲是旧识,曾一同在陇右辅佐齐王李倓,主持政务,颇为得力,而且李倓还多次称赞,说杨炎是可与第五琦、刘晏相拮抗的理财高手。其后陇右失陷,李倓也被逼着为肃宗守丧,幕下杨炎、薛邕、源休等得以晋为朝臣——算是李豫给自家兄弟的补偿。然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