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个小镇。
小镇世代铸剑为生,给外界国家、宗门、游侠兵器,再用铸造的兵器换取生活物资水、粮食,以及银子。
镇里有两个大户,一户姓王,一户姓江。
王家有称全世界最大的铸剑作坊,可同时给几个国家供应战争所需兵器。
江家有祖传铸方七星铸,听说可以熔炼一切铁器,专门给江湖游侠、武林名宿神兵利器。
战争从未平息,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
江湖代有才人出,江家的价格越收越高。
除了王、江两家,小镇还有很多镇民。
镇民也铸剑。
王、江两家的收费越来越高,有些初出江湖的后生买不起,便会转而向镇民购买。
积小成多,镇民的收入也是一年好过一年。
刘老是一个怪人。
从小开始铸剑的刘老,年轻时也曾被称为铸剑天才,他出的剑,锋利、轻盈,被很多客人喜欢。
而且,他收费很低。
在刘老小的时候,铸剑是五钱一柄,到后来陆续涨价,慢慢的涨到五两银子一柄。
五两银子并不是极限,价格还在涨,并且会一直涨。
但刘老一直只收五钱。
或许是老了,刘老铸剑速度越来越慢,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刘老一年只铸一把剑。
一把剑五钱,一年铸一把,肯定会活不下去。
于是刘老加价了,一把剑五十两银子。
镇民笑他说:你疯了,五十两一把的剑,谁会买?
刘老并不担心自己的剑没人买,他有一个老主顾。
老主顾是做什么的,他不知道。
这个老主顾每年都会向他购剑,十年前,他告诉老主顾,以后一年只能铸一把剑,所以要加价。
老主顾问他,要加到多少?
刘老算了一下,说五十两吧。
老主顾大笑道:五十两怎么够,五百两如何?
刘老摇摇头,就五十两。
老主顾走的时候给了他五百两,说是买下未来十年的剑。
所以刘老的剑,从未对外出售过,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
刘老有一个女儿,叫哑娘。
哑娘不是刘老亲生女儿,是他在小镇上捡到的。
那一年哑娘才三岁,蹲在小镇路边,漫天黄沙从她脸上吹过,又黄又瘦的小女孩。
刘老看见了她,觉得可怜,就抱回去了。
哑娘是个哑巴,也是个好女孩。
哑娘一天天长大,刘老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
他铸剑时,哑娘会帮他控火;晚上回去,饭菜都是煮好的;衣服是哑娘洗好叠好,放在他床头。
刘老有时会感慨,谁会哑巴不会照顾人?
转眼间,哑娘已是豆蔻年华,虽然还是又瘦又黄,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今年也是刘老答应那位老主顾铸的最后一把剑。
他想着,铸完这把剑,就关火了吧,以后不铸剑了。
天,微微亮。
刘老缓缓的拉着风箱,准备起火。
一个憨厚的少年跑了进来,帮他拉风箱。
少年叫胡阿牛,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隔三差五往刘老的铁匠铺跑。
刘老知道他看上了哑娘,他也挺喜欢这个小伙子,不过还是再观察观察。
哑娘一辈子的大事,还是要谨慎一点。
哑娘去市场买菜,有新来的菜农不认识她,看她是哑巴有时候故意不找钱,哑娘就盯着他,盯的久了,菜农浑身发毛,赶紧给她找钱。
她虽然是个哑巴,但精明着呢!
这天她买了菜回去,一路上默默盘算着这些菜能吃几天。
一个少年伸手拦住她,问道:“姑娘问这里可是铸剑城?”
少年白衣如雪,剑眉星目,手中拿着一把折扇,太阳底下,散发出一股耀眼光芒。
哑娘有点紧张,下意识张口,却只有“呀呀”的声音,她才想起来自己不会说话,只能丧气的点点头。
少年轻轻一笑,温和道:“多谢姑娘。”
少年转身离去,一身白衣的背影与漫天呼啸的黄沙格格不入。
哑娘心焉的煮了饭,阿牛和刘老一起吃,刘老忽然道:“哑娘,今天的菜,有点咸啊。”
哑娘羞红了脸,呀呀了两声,尴尬的跑回了屋子。
刘老呵呵一笑,菜偶尔咸一点,有什么要紧?
铸剑城有且只有一处客栈,掌柜是本地人,没什么铸剑天赋,就在镇上开了个客栈。
随着王、江两家的生意越来越大,客栈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
此刻那位白衣少年正和一个老者坐在客栈缓缓喝茶,白衣少年道:“师傅,铸剑城这么多铸剑师,我们怎么找的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