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七日寅时,扬州宫城内,太监魏公公已在养心殿内等候。
正值隆冬时节,天色尚早,朝阳还未露头,宫外灰蒙蒙一片。不过对于皇帝来说,此时便该起身早朝了。然而魏公公隔着薄纱向里望去,陛下还未有动静,于是他就在原地耐心等候,直到里头的万民之主传来刚刚睡醒的喃喃声,魏公公才整理了下衣袍冠带,小声道:“圣上,该早朝了。”
里面传来懒洋洋的声音:“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魏公公应了声是,便弯腰退步到殿外。半晌,殿内之人才慢吞吞走出。
来人正是当今天下至高无上的嘉鼎帝王——刘棣。旁边是皇后张氏。
刘棣的父皇,先帝刘安,早在被加封太子之前就为人良俭温恭,日诵千言,且武功卓绝,能弯重弓射下白雕,登基后更是以仁孝治理天下,使得天下清明长达一甲子,更是数次守住西北狼族的入侵,赢得百姓的赞誉,刘安死后,山河各地都兴建庙宇和雕像留后人敬仰。
不过他的儿子刘棣,虽不说是个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之人,但也是个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之辈。当初先帝刘安因必须秉行“立长不立幼”的祖法,只能立胸无大志的长子刘棣为储君,而把心存大志的四皇子刘轩封王西北。刘棣每日上朝都只是走过场,平日最爱在六宫之内与众嫔妃饮酒作乐及在猎场游乐。大小事务都交给文官武将去处理。不过好在他不算太糊涂,听从了先帝的遗言卸去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赵守令的得意门生孙淳继任此职,武将则并无变动,由刘玄忠守土扬州,其他一干文臣武将都有擢升。众官员对先帝刘安的赏识心存感激,在新帝的任命下都尽职尽力的办事,只不过时间长了,难免有人心存怨言——我胸怀大志,安能辅佐一个毫无作为的君主?鸟尽弓藏,不少旧臣辞官回乡,新人换旧,庙堂之上也有了不少新面孔。
此刻的皇帝“没闲心”去思量臣子心中所想,只是在皇后陪同下坐在华丽无比的龙撵内例行惯事前往正宫殿。魏公公及一众宫女小心随行。
到了正殿,魏公公言“上朝”,大臣们跪拜道万岁等礼节过后,便是面圣奏事。随着魏公公“有本上奏,无本退朝”一句过后,众官员开始上奏。
户部尚书陆辰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十日前,河东德州的一场大雪毁坏了诸多百姓房舍和商铺陛下准臣拨下赈灾银两,委派钦差大臣速速赶往德州安民。”陆辰为人体恤下官,心系百姓,是个两袖清风的贤臣,他的尚书一职是先帝委任的,当初他参加科举高中榜眼,先帝看出他有为国理财之能,把他从一个州牧迁为户部尚书,陆辰感恩戴德,国库存粮,新民入户,军饷外拨,的事他都完成得极为漂亮,少有差错。
皇帝闻言,不急不缓道:“准奏。”陆辰问道:“那陛下,关于钦差大臣的人选?”此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孙淳向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安民救灾一事就交给吕献去办吧。他为人淳厚,与人为善,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刘棣并未说话,若有所思。这时,礼部尚书李匡说道:“哼,谁不知道吕献是你的学生,你此番向圣上举荐他,是想让他外出历练,好接任你的职位吧?”
李匡是当今皇帝新任的臣子,此人生得尖嘴猴腮,城府极深,善于权谋,当初他官至太守,知道皇帝爱收藏古玩字画,不惜花下重金从各处搜罗诸多名家之作,除了嘉鼎名家齐卿可的一副《庐山游归图》此刻还挂在赵府大堂,及其他收藏在皇亲贵胄或者一方富贾家中的佳品,其余一大半都被他不知用什么办法搞到手,进献给圣上,这才讨得皇上欢心,谋得此职,不过他并不满足,还妄图取代孙淳的位置,只是奈何孙淳是前任首辅赵守令的门生,又是先帝于病榻亲口委任的大臣,其名望之高无法撼动,这才收敛一些,此刻听闻孙淳请皇上委任他的学生为钦差,立刻有些站不住,才出此言语,完全没想到当着皇帝的面这么说会有什么结果,等他回过神,却已是话从口出,收不回来了。
孙淳转过身回敬道:“李大人你这番话是何意?何人接替孙某的职位,是当今圣上说了算,若是我那学生有出众之处,被陛下任命,那也是圣上慧眼识人才,如何说得是我让他接任?李大人这么说,置圣上于何地?置天威于何地?”
一众官员大都眼观鼻鼻观心,对于这二人的朝堂争论,他们早已司空见惯。
李匡听闻此言,立刻头冒冷汗,怒道:“你分明是血口喷人!”随后赶忙跪下道:“圣上明鉴,微臣绝无此意,天下大事自然是由陛下圣裁啊!”
刘棣道:“好了,都别吵了,此事就依孙爱卿所言,由户部尚书右仆射吕献去办,既然是孙爱卿的学生,朕便可放心。李爱卿,朕并未怪罪于你,起来吧!”陆辰闻言应了声是,李匡则赶紧道声:“谢陛下”起身退回官员之列,孙淳也面不改色退回。李匡看了孙淳一眼,心中更为记恨,当下却也只能默不作声。
随后,兵部尚书苏放建言加拨饷银,加固边关战事设施建设,以防大梁进犯,皇上应允。
一干事务解决,终于到了下朝之时,皇上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