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宸来到韩府之后,宴席也正式开始,各种山珍海味被俏丽的侍女们端上桌案,席间五人一边吃酒,一边畅谈起来。http://m.chuangshige.com/novel/13752983/
鉴于王越超初来乍到润州城,对当地风土人情不熟悉,韩佩作为地主之谊,率先为他讲解了润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由于润州城靠近长江,这里有著名的金陵渡(西津渡),一切大小商船要进入长江河段,不论是北上渡江到宋境去,还是顺着江水东流入海,扬帆远航,都要经过这个渡口。
平时金陵渡有一只万人队驻扎,既是要防范宋军突袭,或是海上的强盗登岸抢劫,也有检查进出口物资违禁物,和行商走贩的身份,以免混入宋国和越国等细作。
润州城水系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富裕,主要是靠港口的补给,各种物资从这里搬上船外销,或是外面的物资运到这里,当地百姓的劳工费肯定能赚一些。储存货物,周转运输,低买高卖等,商贾的生意做的十分灵活,这是其它府州城池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军事位置上讲,润州是金陵城的北大门,也是东面门户,防御北面的宋军来袭,防范海上的盗贼袭击登陆,战略意义重大。
在润州内,有九大一流商贾家族,分别是白家、杜家、丁家、陆家、范家等等,其中白家和丁家因为都生产陶瓷业,敌对了多年,相互对抗和排挤,最后,丁家施了手段下毒迫害白家的老爷子,偷取秘方来打压白家,谁知被苏宸搅局,帮助白家翻身,由白素素整合新资源,一举将丁家给扳倒了。
王越超听完这些事情后,不由得对苏宸刮目相看起来。
“想不到啊,苏公子对制瓷也有研究,还能发明香皂、精盐、烈酒这些,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王越超赞叹不已,当他上午在韩熙载书房内,听闻了苏宸事迹后,对这个未曾谋面的青年才俊,便格外感兴趣了。
一个只懂写诗词的才子,顶多科举入仕后,能够进入翰林,著书立说,做一代文豪、词人而已,即便在六部为官,往往也纸上谈兵,很少注重实务,对扭转时局而言,并非多大用处。
这也是韩熙载看重苏宸的原因,如果他能源源不断创造新鲜事物,对外贸易便能大幅度提高经济,弥补唐国的国库不足,有了钱财,赚取周围诸侯的钱财,用来富国强兵,这样对抗宋军便有机会了。
苏宸客气道:“都是一些格物之技,读书之余,晚辈喜欢研究那些,因此才有了一些小革新,登不上大雅之堂。”
韩佩在旁说道:“苏公子,不必谦虚!你可知道,正是因为你的小革新,白家瞬间就翻身了,青白瓷一出,香皂一量产,白家的商铺顿时财源滚滚,订单成批,使得润州的大小商旅队伍全部活跃起来,不少人打算从白家订购新货物后,直接出海,远销契丹、南洋、扶桑、高丽去,兑换那里的黄金白银,以及珍珠玛瑙,香料象牙,稀奇瓜果和特产。”
这韩佩负责韩家的生意,因此也是满脑子生意经,看到的都是经济利益,说出来也充满了经商的言论。
苏宸微微一笑,他毕竟读书人,在几位朝廷大员面前,不好夸夸其谈生意经,所以,只是含笑不语,保持低调。
彭知府读了一辈子的书,算是真正的儒官,心中还是把这些格物技巧等作为旁枝末节,注重文章大义,科举之路等,于是询问道:“苏宸啊,这些日子,你有没有好好温习读书,为秋闱做准备啊?”
苏宸拱手道:“回知府大人,晚辈在家闭门谢客,正在苦读科举书目,经史子集。”
韩熙载可是知晓他对古人文章看得不多,有些担心他骈赋写不好,捋着胡须道:“不如,由老夫考教一番如何?”
苏宸正拿起小勺喝了一口鱼汤,闻言差点喷出来。
被他考教文章经义这些,注定要当场出丑不可,苏宸可不敢应言。
“不不……不必了。”苏宸连忙摇手,拒绝了这个提议。
韩熙载露出狐疑之色,心中还是有点不放心。
其他人却不知详情,所以,都没在意,彭知府此时举杯给新刺史敬酒,苏宸和韩佩陪着饮了一杯。
王越超对于来到富饶的润州,还是有些兴奋之情,忍不住跟众人讲起了道州之事。
那道州比邻南汉,接近两广岭南之地,炎热无比,瘴气也多,别说北方人过去水土不服,就是江南人去了,也会觉得不适应。
上一任的刺史,名为廖偃,曾是楚国马氏朝廷的大臣,后来楚国内乱,廖偃和彭师嵩带人护送末帝皇子马希萼投奔了江南唐主,成为了南唐子民,廖偃被李璟封了道州刺史,上任之后本来干的有声有色,奈何南汉派人在道州作乱,廖偃带人镇压时身亡,王越超这才从金陵城的兵部员外郎的身份调出,去道州做了刺史,平定了当地乱局,这一待就是五六年的光阴。
王越超说完这些往事之后,来了酒兴,对着苏宸语重心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