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官员全部去职根本是不可能的,那会导致现在局面的整个崩溃。儿臣也不是没办法说服臣民,只是没时间。“周复也在父皇的身边坐了下来,皱着眉头抱怨:“这个谭世怀可真会找事儿,瘟疫只怕很快就会开始漫延,朝廷的重中之重是救灾、防止瘟疫的扩散,哪有时间来理睬这种事情。“
“大宋自立国以来,一直讲究给臣民说话的机会。当初,高宗皇帝如果不是强力压制了太学生的上书,也不会中兴大宋却落了个昏君的名声。你又把评议之权给了臣民,如果不予理睬,只会让百姓怀疑朝廷的用心,更不利于防止瘟疫。这个谭世怀不是用强力能压服的,你也需要这样的人常常敲打你。“太上皇虽然不管政务,但现在的局势也有人天天向他禀告,并不是一点都不知道。
之前皇帝命令封锁宫院,也只是挡住臣子们去打扰自己的父皇,并不是禁止父皇得知外界的消息。太上皇在位也有二十多年,按太皇太后的说法,就是再不懂也给炼出来了,至少还知道轻重。
“那就只有让一些臣子在《朝报》上文,反对谭世怀的弹劾了。“周复苦恼的抓抓头,实在是头疼之极,一般的臣子份量不够,堵不住那张现今的大宋朝廷最能叫的嘴,可重臣们是被弹劾的对象,立场上又有太多的不合适。
“这事,就交给朕来做吧。“
周复没想到父皇会主动把反驳谭世怀的事儿给揽了过去,又是感动又是愧疚:“父皇,您不是不想多管朝政了吗?这事怎么能劳烦您呢。“
“朝政朕是不想多管,可这也是对大宋建国以来的规据进行总结,朕在位二十多年,也有很多话想对臣民们说说。“太上皇随手拿起谏章和《临安日册》,对周复一笑:“别小瞧了朕,对付这个谭强项,只怕父皇比你还强些呢。谁叫这家伙仗着自己的好名声,总喜欢与天家父子唱反调,朕正好借机整他一下,叫他看看,天家父子联手自会天下无敌,他那张自己也管不住的嘴算什么。“
听自己的父皇这么说,天子周复也失笑出声,他也很期待,想看看自己的父皇用什么方法对付这个麻烦精,堵住他那张不管不顾的臭嘴。
重兴元年九月十九日,大宋朝廷的《朝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轰动:《朝报》以特刊的形式,全文表了属名“太上皇周昚“的文章《规据、朝政统论》。而且,此份特刊不仅是加印了五十万份,还在大宋境内赠送。
《朝报》不特刊不行啊,谁敢把别人的文章和太上皇并列,谁又敢拿太上皇来卖钱?就是太上皇本人不介意,谏官也饶不了他们。
太上皇亲笔文章中的态度十分鲜明,明确天子的做法,并以自身二十多年的执政经历说明:规据要因时因世而异,不可死守规据而不知变通。
如此鲜明的立场,在之前太上皇执政的时候都非常少见,更不用说还是在太上皇不再理会朝政之后。而且,太上皇还摆出自己的名讳,在报纸上和谭世怀打笔扙,如此出格的做法,就是素来乎礼仪的天子周复都不敢轻易尝试。
太上皇这种大胆过度的做法,连天子周复刚刚听说的时候都给吓了一跳,就不用说是别人了。
不少人就如同当初太上皇他们听到太皇太后的话最初的感觉一样:坏了,宽和自律的太上皇,也被天子周复这个爱惹事儿的君主给带坏了!大宋的太上皇帝和臣子公开吵文架,还是吵给全天下看的,这么出格的事也干的出来。
这倒好,天家父子一齐上,联手应对谭世怀这个拗种。而且,还是已经多年不管朝政的太上皇亲自执笔,在报纸上和谭强项打笔仗,用道理来说服自己的臣民,而不是以皇家的权势来压人。
太上皇的态度和做法,自然引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随着《朝报》的传播,大宋境内几乎人,只要一有闲瑕,讨论的都是太上皇的做法是不守规据、还是一心大宋?天家父子动不动爆出的出格行为,对大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也在讨论,对于朝廷来说,最的是什么?
太上皇之举,无意之中挑起了一场触动到臣民心底的全民大辩论。
不少学者、各地的生员和学员们,都在各家报纸上不断的表着文章,陈述自己的意见,也有的干脆自己出版,把文章汇集成册行天下,使得大宋的印刷业又迎来了一次展的好时机。
之前,这些被称为“小报“的定期出版物基本上是半月一期,这还算是周期最快的。可这回的大辩论,导致这样的周期登载文章根本不及时。以《朝报》为,各家小报都开始出特刊,缩短出版的周期。
有些聪明的商家,便出资资助这些特刊,然后在最后一页印刷自己的商和地址,无形中起了广而告之的作用。到了后来,除了朝廷的《朝报》,其它民间小报都在后面附上了这种商业信息,有的还加上一些关于各地经济的消息。
第十节
正是因为这种商业信息的出现,原本并不起眼的消息传播方式的小报开始转变,最后成综合性的消息布载体。由于这种需求,小报行周期也大大缩短,到了后来,居然出现了只在一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