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酒是怎么酿造的,虽然张瑶觉得自己真要去学酿酒,也不可能比这个时代的人做都好。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但是至少还有点可行性吧,就重新拿了笔记本,把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记了下来,好为最后下决断做参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炸药有哪些成分?不用冰箱怎么制冰?玻璃是怎么制造的?怎样制作简易电池?这些东西张瑶觉得都很有些作用,可是这些都不是很容易得到的东西。
首先这些东西所需要的材料自己就不见得能找齐,其次就算真找齐了,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制出来的。
这些可都是需要很大人力、物力、财力再加上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的东西。自己就算懂得原理,现在也不可能靠这些发家致富。张瑶本来挺兴奋的,可是一仔细思索,又觉得行不通。
不过其中玻璃制作倒是略简单些,需要的原材料是石英砂、纯碱、长石和石灰石。将原材料放在炉子里高温融化成浆,然后倒入模具制成不同的玻璃制品。张瑶心中暗动,如果自己攒够了本钱,有了条件,一定要尝试一下。如果真的弄出来了,可是就发大财了,现在呢,也只能想想。
她放下手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翻开了三本食谱类书籍,这三本书分别是:《厨房小诀窍1001例》,《十分钟学会炒饭炒面》,《金牌家常菜2288例》,张瑶只看了几页,眼中就精光四射。
这些书里面的食谱加起来估计有5000道,5000道菜肴如果开酒楼,月月推几道新菜,就算是一百年也用不完啊。更何况里面还有很多诀窍技巧,可以让一个没有一点基础的人,都能做出可口的菜肴,这可是个不错的商机。
民以食为天,在各个时空都是如此,张瑶觉得突然找到了突破口,思维就往餐饮方面考虑了。只不过自己就一百两银子的本钱,这儿租个不大的院子都要二十两银子一年,还是在偏僻小巷里面。如果要当街,人流量大的街道,又要大面积的屋子,还要雇人,没个几百上千两,估计是不行的。
酒楼不成,但是开个小食铺子还是行的。在现代就算一个面馆,只要味道好,生意都可以好得很,不过面馆毕竟普通了些。张瑶脑袋里,各种念头闪过,不停的想点子,又不停的否定。
最后张瑶突然想起了样小吃,这东西是老家的本地小吃,叫冒节子肥肠粉。这是张瑶顶喜欢的一样小吃,因为那粉是正宗的红薯粉,汤也是特制的肥肠高汤,味道很是香浓,再配上一个军屯锅魁,那味道,可是太让人回味了。
这个时代已经有红薯了,张瑶已经在张婶家吃过了。张婶家很穷,之所以能够不饿肚子,这红薯起了很大的作用,种红薯不需要很肥沃的土地,反而一些不好种其他作物的沙地也能有很高的产量。
因着红薯充饥饱腹的作用不错,所以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不为了卖钱,只是为着自己一家人不饿肚子。可是也正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而城里富贵人家,连大米都吃不完,哪儿会稀罕那东西。所以高产的红薯,却很少在市场上售卖,因为确实无人问津啊。
这无人问津的红薯,在张瑶看来确是宝贝。这个时代的人,只把红薯作为充饥的食物,并不知道这东西还有其他用途。红薯虽然香甜,可是吃多了,也很让人腻味的。
但张瑶知道如何把红薯加工成红薯粉末,再把红薯粉末做成红薯粉条,然后变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张瑶小时候家穷,父母为了赚钱养家,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有一样就是在红薯收获的季节,用架子车拉着打粉的机器,到四邻八乡打红薯粉。
张瑶虽然没有打粉的机器,可是这个时代有石磨啊。只要先把红薯切碎到可以放进石磨的大小,然后和水一起倒入石磨,就和磨豆浆一样,就会出来和着红薯粉的浆水。
再用滤布把浆水过滤,把红薯渣去掉,剩下的浆水在盆里静置一晚上,底部就会有很多沉淀物,那就是红薯粉。把多余的水倒掉,底下的粉取出,再晒干,红薯粉就完成了。
把做好的红薯粉,加水和成面团,装进扎了小孔漏瓢,下面烧一锅开水,上面使劲拍打面团,使它呈条状从孔中漏出,掉入锅中。煮好后,放入凉水,当要吃的时候,用竹篾编的漏斗装好,放入肥肠熬制的汤中略煮。然后捞出装碗,加上肥肠,辣椒油和各种调味料,撒上葱花,一碗热腾腾的冒节子肥肠粉就好了。
自己虽然对这粉条的制法不是很了解,但也不算陌生,小时候在老家,也是见人出过粉条的,基本流程还是知道,估计多试试也能成。
而且做的红薯粉末可不只是可以拿来做这个,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美食,反正是用处多多。
无人问津的红薯肯定价格低廉,而肥肠在这个时代不过是猪下水,也是猪身上价格最低的东西了。可是这低价的东西,做出来的东西,可不比面粉做的面条逊色,也很管饱。
打出了名气,再多开些分店,理塘县下面可有很多镇,如果每个镇上都有这么家分店。那积少成多,自己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