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尊神像,好像存在很久了吧!
高余有点记不清了。以前他从灵芝巷路过的时候,并未在意那尊神像和神龛的存在。
而今看到,师父生前的一句话,突然在脑海中浮现。
“道将不道!”
师父的原话,就是如此。
当时他带着高余,从灵芝巷前走过,并且在神像前停留了片刻,而后发出的感慨。
只是当时的高余还很懵懂,所以也就没有追问。
现在,他再一次看到,对师父的感慨,突然间产生了一丝丝的了悟。
“一群拜菩萨的,却不知拜的什么菩萨。”
茶博士把冲泡好的七宝擂茶,推到了高余面前。
拜菩萨?
不对,那不是菩萨,是明尊!
明教最初叫摩尼教,是西晋时,波斯人摩尼柔和古代波斯袄教以及基督教、佛教而成立的宗教,并信奉光明,推崇十德。信徒修养功夫,以禁欲守默为主,主张素食、斋戒以及祈祷为日常功课。后在传入中国,并且很快糅合以佛教教义立足。
然而到了宋代,特别是徽宗一朝,尊奉道教。
原本被列为佛教一支的摩尼教,在经过会昌法难之后,迫切想要在中原站稳脚跟。
于是,他们大量融合了道教的教义,并且推出了一个‘大明尊’的概念呢,得到无数人的认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纳入了道教体系,在东南地区迅速普及推广。
高余来之前,专门找了一些关于明教的信息。
他知道,明教虽然推出了大明尊这样的一个概念,但其本质,依旧受佛教的影响。
比如大明尊的莲台,是佛教专属。
为了区别与佛教的莲台,明教的莲台会花瓣向下,也叫做莲台倒覆。也因为这个缘故,佛教对明教极其不满,甚至在明里暗里,多有恶语,称明教信徒做‘食菜事魔’。
青溪馆,是明教的根据地?
裘妙法的书信中,留有众安桥的线索,而那些引爆自杀的人,分明就是狂热信徒。据高崇所言,那些信徒临死前唱的歌曲,叫,正是明教创作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裘妙法是明教信徒。
他书信上所留下的‘众安桥’,会不会就是众安桥大街,青溪馆呢?
“客人,对菩萨感兴趣?”
茶博士见高余打听,于是笑着询问道。
高余一愣,打量了那茶博士一眼。
他脑子急速转动,轻声道:“那不是菩萨,是大明尊神吧。”
“啊?”
“我认得那莲座,菩萨莲座花瓣向上,大明尊神莲座倒覆,花瓣向下。”
说着,高余笑了,接着道:“不瞒博士,我本是杭州人,后来随父母经商,在汴梁定居,经常前往西域诸国。我是在回纥听人说到‘明教’,还在一尊者指引下入教。后来,我随父母返回了汴梁,再也没有遇到过明教兄弟。”
这茶肆,位于灵芝巷巷口。
可以说灵芝巷的进出人员,里面的一举一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高余不晓得明教而今是谁在做主,但他觉得,以青溪馆的规模来看,那是个有本事的人。
有本事的人,又怎可能没有防备?
“原来如此!”
茶博士露出恍然之色,却没有再提及明教的事情。
高余也没有询问,又吃了几杯茶水后,便起身走出了茶肆,沿着众安桥大街向西走去。
满脸笑容的茶博士,脸上的笑容慢慢隐去。
他想了想,招来了一个伙计,在那伙计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之后,便走出茶肆,穿过众安桥大街,直奔灵芝巷而去。与此同时,那伙计也离开茶肆,跟随在高余身后。
茶博士没有从青溪馆正门进去,而是走的角门。
“老汤,怎地这时候过来,莫非有事?”
青溪馆的建筑格局,前面是三层酒楼,酒楼后还有一个将近十亩的园林。
园林中,亭台楼榭林立,假山湖泊相连,显然是费了心思建造,环境非常幽静。
在一座湖上水榭中,端坐一个男子。
他身形魁梧,衣装朴素。
长的倒也算是美男子,笑得时候,两颊还会有酒窝出现,有一种令人心生好感的气质。
“七哥,刚才茶肆里,来了一个人。”
“哦?”
“他说是祖籍杭州,后来随家人去了汴梁,在回纥入教。
看得出,他对青溪馆似乎有些兴趣,我已经命陈泰跟踪那人,同时前来与你知晓。”
男子闻听,顿时来了兴趣。
“你怎么看出他对青溪馆有兴趣?”
“也不算是对青溪馆吧,应该是对咱们的明尊神像感兴趣。
他能认出倒覆莲台,肯定是对明尊有所了解。只是我当时不好多问,只能让他离去。”
“在回纥入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