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一日,文曲星君宁沧替掌门传信,谢三洵上了真武殿。&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珊没有见到谢三洵,如往常一般在青崖坪上练功。
一晃便过了两年,武功进境并不理想,远远达不到出师下山的程度。教授的心法很厉害,不知为何卡在瓶颈再难进一步。剑法上,总是同样一个招式使出来,自己就要差上一点,又不知道到底差在哪里。兀自烦恼也还是按部就班地练习,不管怎样一定要尽快学成下山。
午后,谢三洵从真武殿回来,凝着眉头,压着眼神,似狠狠似愤愤。见到珊眼睛左右闪了闪,抬手招呼道:“珊师妹,今天到此吧。掌门有事让我去办,我想你也入门快两年了应当有所历练。若你愿意,回去收拾收拾明日山门等我。”
似乎听到有机会下山,珊眼前一亮:“是什么事?”
谢三洵黑下脸,沉声:“关于山里的土匪。详细的事路上再说。”
“对面会有人来吗?”珊犹然抱着一丝希望。
谢三洵明白珊的心思,在墨家学艺的亲弟是她唯一的话题,但还是摇摇头,“不知道,应该会来吧。这次的事并不是两派协同,不能保证。”又交代了些该带上的东西,自己回去收拾了。
山道上,珊还在犹豫。数着踏过的石板,就像数着过去的每一天。忽而重重踏上一脚,青石板陷了两分。打定主意,即使不能保证也不放过任何机会,而且这一趟如果能有些作为至少能有机会去对面见一见弟弟。
次日,晨曦之际,天还凉,山门也沉在层层的迷雾中。
珊换一身行装,早早准备好在山门等候。也许是来早了,可糊涂师兄忘了说时辰,若是晚了他们便自己去了,那可不好。
不片刻,阳光越过山阙正照在山门匾上。大篆书“蜀山”二字。也有问过为何是称蜀山,路平说是这一脉建山之后,关于门派称号争论过。这一山上有道家、纵横、阴阳为代表的几大主流,还有其下各支流系,特点驳杂,再加上一些随来的望族,对山门上的牌匾都有想法,大家各执一词,相持不下。争得久了不知谁悄悄刻了这个牌匾挂将上去。后来,追到几个门下的方士,来的兴师问罪却不意竟让这几人说服。所谓盘古创世生出的洞天福地,蜀山位列其首,此名乃是灵气所在,正合清修之道,于是便一直挂到现在。
雾渐渐散开了去,显出三人身形。谢三洵见珊在,有几分欣慰,神色缓和开始介绍左边一位:“这位你认识。陂原家的大公子陂原逍。这次就是他家发出的委托,他也会全力支援我们。”
陂原逍上前恭敬行礼:“见过殿下。”陂原家是百家城东北方向上相邻领地的领主,与珊是君臣。
珊确实见过。在蜀山的日子除了授课练功便是没完没了地接见同样在蜀山学艺的贵族子弟。
接着谢三洵又介绍右边一位:“这位是这次负责传信的天枢宫门下,韩未余师弟。”
珊先福身见礼:“见过师兄。”
“师妹有礼。”韩未余如常地还礼。
如此算是都相互见过,一同下山。
这次的委托起自陂原领地呢发生土匪作乱。本来剿匪是领主的职责,但这伙匪徒来去蹊跷,凡过之处洗劫干净,人畜不留;计划严密,竟无一个报信的人,待发觉已是数日后游商经过。这样的劫案连出了两起,领主纵有心剿匪,不知对手也是束手无策。自家孩子在蜀山学艺,于是就请到了谢三洵出马。
陂原领地在海近山脉东侧脚下,从奈河的对支流记川顺流而下三日的路程便可到了。陂原逍信隼传书,一早便有人在码头接待。
先去了一趟陂原领主家。繁文缛节略过不提,相关的案件卷宗还在整理。此番来就是调查并找到匪穴,并不要自己去剿匪,关键是情报,缺的也是情报。停滞两日,查了整理的卷宗,也没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事件也没有轮廓,找不到线索,于是决定先往被劫的村庄看看有无线索。作为支援,陂原领主多派了一支卫队。
数日后,到了事发之地。这座村庄不算富裕,大半的屋子都十分陈旧。现场还有一队卫兵驻守。暂时安顿下来便开始查看现场。
出事的两个村庄都在陂原领地的边界,这一条边界线上还有两个村庄,左右快马不过半日的路程,陂原逍先派两支卫兵先去各去查看。
韩未余同谢三洵在村里查看痕迹。劫匪下手没用火攻,村中房屋都完好,各处可见发黑的血迹,想来一定有所反抗,仅仅是血迹也看不出什么东西。真正有价值的——刀痕都被敲碎,箭洞也给挖过,无法看出兵器的质地形状。村外有一堆余烬,是火化遗体。看得越多不免烦躁,到处都是痕迹,又到处都没有痕迹。
下手狠辣,消灭痕迹做得如此利落。恰恰说明并非寻常盗匪,一定有极强的组织纪律。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