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走臣弟光,再拜言”
那手书是长安君趴在车舆上匆匆写就的,所以字迹潦草,不过开头一句诚惶诚恐的谦卑话,倒是让赵王丹心里舒服不少。
那帛书上写的字不多,但言简意赅,看上去也是肺腑之言。长安君叙述他与赵王从小一母同胞的情谊,说自己年幼时不懂事,不能礼敬兄长,可去了齐国临淄,举目无亲之下,才惊觉兄弟之情的宝贵,如今从燕国刺客手里逃脱性命,只希望能痛改前非,做一个本本分分的弟弟,还望王兄能原谅他过去的侍宠而骄
帛书的后半截则是长安君对赵王坦言,说太后找自己去问齐国之事,顺便提及伐燕主帅。长安君认为安平君不可为将,当时如实转告太后,事后却深感此等军国大事,不是他一个无职公子能过问的,惊恐之下,又不敢来见赵王,才请虞信代他转交手书。
“臣弟已散尽家臣,不敢索要封土城邑,只愿养一二方术士,做闲云野鹤,安乐公子,专心学问,与稷下诸子交游愿王兄万年,赵国昌盛”
这下赵王丹看得有些发愣,这帛书言辞谦卑,他看过之后,好像没方才那么生气了,背着手思虑片刻道:“难道是我错怪了长安君,他并无野心?”
赵穆在旁冷冷说道:“也许是长安君的以退为进之计也说不定,为的就是让大王放松警惕,他再暗中策划阴谋,要臣说,决不能放过他!”
“赵穆。”虞信有些听不下去了:“你这是要害大王!如今太后尚在,离间王室骨肉的罪名,你可担得起?”
赵穆却不怕他,一昂首道:“我只知忠于大王,不知其他!”
他随即冷笑道:“虞大夫与长安君交情匪浅啊,长安君有心事,都要找你诉说,有手书,也要请你转交。而大夫认为马服君可以为将,也与长安君不谋而合”
这是直指虞信与长安君有牵连了,赵穆与虞信虽同为赵王丹亲信,但相互间也有竞争。赵穆深知自己没虞信有本事,平日不敢招惹,今日乘着他有破绽,便猛地泼了他一身脏水。
虞信却不慌,冷冷看了这以色事君的佞臣一眼,笑道:“虞信行得直坐得正,大王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绝无异心!若大王不信,便将我的心肝挖出来看看,是黑是红!”
说着他便袒露胸膛,让赵穆剖他的心,赵穆小人,哪见过这国士发怒时的刚烈情形,有些无言以对。
眼看两个亲信吵了起来,赵王不烦躁地摆了摆手,让二人作罢,缓缓说:“若这是误会,而长安君亦无干涉朝政之野心,我自然不会难为他”
赵穆急了:“大王!不可姑息养恶,否则必然酿成大祸!”
虞信却语重心长地说道:“大王此言甚善,兄弟阋墙,而外御其辱,现在正是举国一致北伐燕国之际,可不是内斗的时候。再说长安君刚刚赴齐为质,立了大功,不受赏反受疑,此事传出去,休说太后,国人都要寒心了”四叶草伴源凯玺一生
赵王最终还是偏向了虞信,让赵穆出去,赵穆只得恨恨离开。
等赵穆走后,赵王却又面露犹豫:“经长安君这么一掺和,我反倒觉得马服君为主帅不太合适,当然,安平君也不妥,虞大夫,你说寡人要不要学武灵王,统兵亲征!?”
“万万不可!”
这突如其来的想法可把虞信吓坏了:“如今可不比春秋国战,君主亲自驾车列阵。千金之子,不坐危堂,大王难道忘了当年赵武灵王沉溺军务,连年出征,以至于国政落入成、兑手中,最后酿成沙丘之变的事了?大王若是亲征,万一有何不测,这是逼长安君生出野心来啊!”
赵王被虞信吓了一跳,连忙打消了这个念头,嘟囔道:“那,便在寡人的亲信里寻一个新将,将马服君替换下来何如?”
这四个月里,赵王可没闲着,在虞信的协助他,他开始整顿朝堂,让一些先王的老臣如左师触龙告老,又提拔了一些新臣,那些新臣自然对赵王感恩戴德,效忠于他。
如今,他已不满足那些无足轻重的朝臣位置,想要将手伸向军队,只有控制了军队,赵王才能彻底安心
虞信却劝他说,骤然替换赵奢,必然引起马服一系武将旧部的不满,反倒不美。所以上策是,在主将人选上,不要与太后对着干
“但副将和偏师的人选,大王可以自行抉择!”
所谓政治,就是不停的妥协和让步,虞信虽然才做了几个月大夫,就已经领悟了这一点,这也是蔺相如夸他有”相才“的原因。
“偏师?”赵王有些不解,如今进兵的计划是赵军主力北上中山,进攻燕国下都附近,而齐军则沿渤海往北,收复齐国北地。除此之外,并没有偏师啊
“兵者奇正也,赵齐两军沿着正面攻过去,侧面也需要一只奇兵从侧翼袭扰燕国,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虞信指着地图道:“大王请看,赵国代郡与燕国上谷郡相邻,若从代郡派一支骑兵进攻上谷,定会让燕国首尾不能兼顾,乱了阵脚。”
赵王眼前一亮:“不错,此议太后、马服君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