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的身体也终于慢慢的恢复了,而李承乾谋反案也终于开始正式的处理,赵节、杜荷、李元昌等人尽皆判处死罪,其中杜荷还是李世民的准女婿,而且他的父亲杜如晦也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又刚刚去世,本来李世民是不想判杜荷死罪的,奈何很多大臣都坚决反对,最后李世民也只得判了杜荷死罪,至于公主则另寻驸马。&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除了杜荷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更让李世民为难的人,那就是侯君集,虽然对方背叛了自己,但李世民却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又想到侯君集曾经为大唐立下过不少的汗马功劳,现在让他下令杀了侯君集,一时间他也狠不下这个心。
不过侯君集毕竟犯了十恶不赦之罪,就算李世民不想杀他,下面的群臣也不会答应,特别是平时侯君集为人尖刻、胸襟狭窄,曾经得罪过不少人,比如他曾经跟着李靖学习过兵法,结果私下里竟然向李世民告状,说李靖在兵法上留一手不肯教给自己,结果这件事让李靖知道后,从此对侯君集也是厌恶之极。
以前侯君集身为开国功臣,又十分受李世民的器重,所以别人也拿他没办法,可是现在侯君集成为阶下之囚,立刻有不少人落井下石,强烈要求判处侯君集死罪,最后李世民也没办法,毕竟他连自己的女婿都杀了,也不可能单独饶了侯君集,只能同样判了他死罪。
不过在处死侯君集的当晚,李世民却特别出宫去了大理寺,亲自探望了一下侯君集,据说侯君集在死前也恳请李世民饶过自己的妻子儿女,对此李世民也答应了,毕竟按照律法,像谋反这种的重罪,连家人都会受到牵连,轻则抄家,重则满门抄斩。
就在李世民探望过侯君集的第二天,赵节、杜荷与侯君集全都被处斩,至于侯君集的家人,则按照侯君集的意思迁移到南方居住,注意是迁移不是流放,这点与崔干的家人有着天壤之别,李世民甚至还派人护送侯君集的家人离开长安。
侯君集之所以让家人去南方,其实是出于无奈,因为他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如果自己死后家人还留在长安,恐怕会受到更多的打击,所以还不如走的远远的,南方正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之前在杜荷和侯君集等人的生死上,大唐的群臣一个个都是吵的不可开交,但是等到这些人被处死后,只剩下李承乾这个主犯的生死还没有决定时,这些大臣却全都闭上嘴巴装哑巴了,谁也不敢对如何处置李承乾发表任何看法。
其实也不怪这些大臣们不开口,因为对于如何处置李承乾这件事他们也是左右为难,如果他们说要处死李承乾,恐怕李世民第一个不答应,退一步讲,就算李世民现在答应了,可万一等到杀了李承乾,他再后悔了怎么办,到时肯定会迁罪到那些说要杀李承乾的大臣身上。
当然如果劝说李世民不杀李承乾也不行,因为连杜荷这些从犯都被处死了,若是李承乾这个主犯反而活了下来,那又置大唐的律法于何地?
也正是出于上面的考虑,所以轮到处置李承乾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全都是装聋作哑,把事情又推到了李世民面前,反正无论李承乾是生是死,都是李世民自己做出的决定,日后就算李世民后悔,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面对百官的沉默,李世民也十分的为难,从本心来说,他自然想要留下儿子的性命,但是之前处死了侯君集等人,现在让他开口留下李承乾的性命,他一时间也开不了这个口,因此他也是十分的为难。
不过后来却有人站出来帮李世民解决了这个难题,此人官职不高,仅仅是个通事舍人,名叫来济,但这个人的来头却很大,他父亲就是前隋大名鼎鼎的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当初秦琼和马爷都曾经在来护儿手下效命。
这个来济在李世民左右为难之时说了句话,那就是“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也正是这句话,终于让李世民有了保住李承乾性命的借口,于是当场宣布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衢州,也就是后世的浙江衢州。
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李承乾被废后流放到黔州,也就是后世湖北、湖南、重庆交界一带,虽然李休的穿越没能改变李承乾被废的命运,但是依然有一些影响,比如李承乾的流放地发生了改变,而且李承乾的心态似乎也与历史上不同,如果他真的能放下的话,应该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在两年后抑郁而终。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终于被忘掉了,朝堂内外的不少人都是松了口气,特别是李泰那边的人,兴奋的几乎要奔走相告了,不过可能是之前李世民的警告,使得李泰那边竟然还能沉得住气,朝堂上也没有人提另立太子的事。
不过没有人提并不是说没有惦记,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另立新太子的事也已经迫在眉睫,一来太子是大唐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