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看着城墙根下,一条条的长队,笑着道。
钱家、文家、温家这三家是临安府乃至整个江南最大的三户粮商。临安府每年的粮食贸易有八成以上都是经过这三家粮商手下的店铺来交易的,当然,这一次的饥荒中,囤积粮食最多的也是这三家。
不过,随着城外的流民被安置下来,秩序还算稳固。在史府、于府、申国公府甚至还有荣王府这些朝中重臣勋贵家眷的带领下,临安城内的富商大贾也都纷纷出城建起了粥棚施粥。城内的百姓,若是家中有余粮或者不穿的旧衣裳也都拿出来给流民,渐渐的也带起了临安城的风气。
据说,徐若曦这两天也一直都在准备出城施粥的事情。
贾似道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师宪消息真是灵通,今儿一早,内人出城施州的时候就碰到了他们三家的人,似乎是由钱冠、文韬、温良三人亲自将粮食送到城外的,据说每家都有上千石粮食呢。这三家人,向来是同进退,师宪也不必太过意外。喏,那就是他们三家人施粥的粥棚。”
郑铭轩指着南城门左侧的一溜粥棚,不动声色的道。
他郑家要酿酒,每年需要的粮食自然是很多的。当年钱家、文家、温家这三家把持了江南近八成粮食的粮商想联手在粮价上要挟与他,结果自然是弄的不欢而散,梁子也是就此结下。
更不要说,这些年,仗着手中控制端粮食,三家合伙又酿起了酒,听说今年就要跟他郑家争这皇商的名头,怎么能不让郑铭轩恼火。
不得不说,他能那么愉快的答应贾似道帮他解决赈灾问题,钱、温、文三家未尝不是其中一个原因、毕竟,谁都知道,这三家人似乎跟朝中的理学一派袁甫等人素来交好。
“据郑兄估计他们三家手中如今能有多少粮食?”顺着郑铭轩的手看去,贾似道道。
“这个……三家库中五六十万石粮食怕是肯定有的。”
郑铭轩听到贾似道的话,眼睛微亮,舔了舔嘴唇道。
才五六十万石?贾似道有些失望。
“合起来怕是有两百万石粮食!”
郑铭轩喘了一下气,笑着又缓缓吐出一句话。
“多少?”
贾似道听到郑铭轩的话,眼睛一瞪,惊声道。就连跟在他身边一直没有出声的莫夜这个时候也是一脸惊骇的看着郑铭轩,似乎也在等他确认。
“从去年开始,三家人就开始酿酒,据怀瑾所知,为了跟怀瑾争夺今年重阳贡酒皇商之名,三家仅仅为了酿酒每家就存了不下二十万石粮食。年后,不知道为何,三家一直在各地大肆购粮,怀瑾也在购粮,所以曾派人专门盯了三家一段时日,据怀瑾所知,这三月内三家从江浙等地都购进了不下五十万石粮食,细数之下,怕是两百万石粮食只是基本数字了。”
郑铭轩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解释道。
看了眼一脸平静的郑铭轩,贾似道深吸一口气。
虽然郑铭轩说的很简单,但是丝毫不妨碍贾似道从他这些话中提取一些很耐人寻味的东西。
从年后,钱家、文家、温家就开始大肆储备粮食……短短一句话,似乎就已经道尽玄机。因为,据贾似道所知,在年后,各地旱情已经有人报上来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隐藏,贾似道不想知道。
断人财路,无异于挖人祖坟啊。
那么,接下来被人攻讦,似乎也就没有想像的那么无缘无故了啊。
两百万石粮食。
嘿嘿!
贾似道冷笑两声,没有说话。
恰在此时,城墙下方已经初具规模的一大片流民营地东北一角,陡然有些骚乱。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汇聚。似乎还有哭喊声传来。
贾似道眉头微皱。
这些天,各种各样的纠纷出现了不少,总体来说都还是小事。
“贾全儿,你让余大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慢着!”
话刚说了一半,贾似道就看到了数队原本正在各个营地中央负责维持秩序的殿前司兵卒齐齐朝着骚乱发生之地奔去,奔跑的途中,腰间的佩刀却是都已经抽了出来。
“赵将军,那里,是什么营?”
“回大人,那是女子营!”
从第一天开始,贾似道让临安府吏员们做的事情除了按户籍划分各地流民、组织流民搭建草屋房舍、选出主事者沟通管事外,最重要的是就是将流民中的男人和女人都分开安排居住。
每一次灾祸,普通百姓都是受创最为严重的,可是在普通百姓中,除了老人小孩外,又是女人最容易受到伤害,这也是他专门要求将女人和男人分开的最主要的原因。
女子营?
听到身后赵毅的话,贾似道再次皱皱眉。
赵毅已经不是之前的内殿直禁军的都头了,经过孙奎等人的事情后,贾似道随口给赵昀提了下赵毅还不错,赵毅马上就被擢升为内殿直都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