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是武则天首创,在武后篡位初期,武则天巩固自己的统治,诛杀了一大批能臣良将,导致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现了文臣武将匮乏的窘态,怎么办呢,文臣可以通过文科考试选拔,那么武将怎么办,如果从军队基层提拔的话,那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当时的现状是战事紧迫,却是无可用之才,国之重器-军队,就这么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
最后武则天考虑再三,觉得,文官选拔可以通过考试,武将招募为什么就不能通过考试呢,于是武则天说干就干,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武则天用了最短的时间,解决了无将可用的窘境,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的能人,在这些能臣良将的辅佐下,武周时代的国力,相对于唐高宗时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从字面意义上看,好像武举就是两个人打一架,谁胜出谁就是武举,其实不是,武举在武则天创立初期,虽然科目不比文科那么复杂,却也是分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文科等项。
这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也就是这天,在京城御林军的校场上,彩旗飘飘,战鼓阵阵,从四面八方,怀揣梦想的壮士们,个个都是踌躇满志,蓄势待发,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会落后与人,这其中就包括郭子仪。
一般这种需要体力的综合性竞技,它的流程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像负重,摔跤这些非常耗体力的项目,一般都是排在最后的,要不举子们还没有比赛,整个人就都累趴下了,即使你体力再好,如果将这些项目排在前面,也是会影响后面的发挥的,因此,第一个大类的较量是相对省力的射箭项目。
而射箭也是分马射,步射和平射。
首先是马射,这是郭子仪的强项,这个项目最难的是马是移动的,靶也是移动的,而且靶不仅移动,还是忽隐忽现的,要求赛者注意力必须高度的集中,还必须与自己的战马高度的融合,还必须有高超的精准度。
每个人的箭杆上,都刻有赛者自己的名字,一个回合下来,可能有三个靶,也可能有五个靶,会有人统计出现的这几个靶上,谁的箭离靶心更近,且得胜靶数最多的前三名下一轮,而这样的前三名有多少个,那就看有多少小组了。
既然射箭是郭子仪的强项,那自然他就毫无悬念的胜出了,不过不是头筹,而是第二。
第二项步射和马射大同小异,只不过骑马是四条腿,换成自己的是两条腿,难度系数要比马射难一点,因为高度和速度都降下来了,站不高了就看不远了,看不远了精准度就下降了,精准度下降了,难度系数自然就大了,而靶没变,还是和马射一样的移动靶。
这项郭子仪屈居小组第三,勉勉强强的下一轮。
第三局,平射,靶不动,人不动,射就可以了,简单吧比上一局,不是的,不简单,人和靶的距离远啦,距离远了那你就需要更强的臂力,视力,更精的技艺,更稳的心态。
这局郭子仪直穿靶心,夺得头魁。
将射箭排在首先要竞技的大项,除了考虑到体力,还有一个更的原因是,箭是远程攻击性武器,也是伤亡较轻的兵种,做为将领,必须掌握。
接下来就是马枪,在马枪竞技这一项里,他们用的枪,不是真正的枪,而是没有枪头的枪,在枪头的部位裹着白灰,输赢结果是要数各方身上的白点点的,谁身上的白点点多,谁就输,不过,如果一方直接刺中另一方的要害,那就一切尘埃落定,被刺中的一方直接淘汰,没有商量的余地。
骑兵作为战场上的反应部队,其速度和冲击力是不容小觑的,而骑兵用最快的速度逼近敌将的时候,手中的长枪便是决定命运的一刺,在战场上,其力度与震慑力不敢说是唯一,那也是最的决胜法宝。
和子仪对垒的是一位身高八尺开外,站在那里犹如一座铁塔一般的猛士,哨令刚响,这猛士便策马直接杀将过来,枪在猛士的手里根本就不是枪,而是棍,一根十尺有余的棍,这棍在猛士的手里,被耍的犹如巨扇,将猛士的身体死死地罩在里面,密不透风,虎虎生风。子仪的枪根本找不到见缝插针的机会,只能遛着马儿乱转,不知从何下手。
突然,猛士的棍子不再防守,而是直接一招横扫千军,闪电一般的向着子仪拍过来,子仪根本没有时间去反击,只能平躺在马背上才算是躲过了一劫,不想猛士刚刚收招,便又是一招泰山压顶,狠狠地向子仪的脑袋砸下来,躲是肯定躲不了啦,怎么办呢。
子仪嘴里的念叨着,“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脑子也的转动着,这要是砸到子仪的脑袋上,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脑浆迸裂,血洒当场,那还有机会数身上的白点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子仪不躲不挡,直接回马挺枪,对着猛士的心窝子便刺将过去,其速度之快犹如长蛇出洞一般,而抖动着缨子就像是巨蟒喷出的信子一样,不偏不倚的直接冲向猛士的要害,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而此时猛士手里的长棍却是越来越慢,越来越犹豫不决,最后猛士还是决定自救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