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回到长乐宫,薄太后、窦皇后和太子刘启正在小声议论淮南王杀审食其的事,见他来了,薄太后忧心忡忡地说:“淮南王骄妄不法,屡教不改,这回又擅杀审食其,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窦皇后不无忧虑地说:“淮南王生性凶悍,目无王法,皇帝在世时尚且弹压不住,万一百年之后,他能把太子放在眼里?”
太子刘启畏怯地说:“父皇,儿臣看淮南王力能扛鼎,膂力过人,胆大妄为,而且看谁的时候总是目露凶光,如果不稍加裁抑,将来不可收拾。”一想起淮南王扛鼎的情景,太子的后背不由冒出一层冷汗。
刘恒想了想,耐心地说:“手足之情,不可不念,更何况淮南王也不是草木,孰能无情?朕想赦免他,重新给他一次做人机会。”
既然刘恒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后、皇后和太子不便再说什么,她们叹着气,各自回宫休息。
且说刘长呆在自己的王宫,担惊受怕,唯恐廷尉府来找他的麻烦。几天过去,没发现廷尉府派人来找他,便把心放到肚里,暗暗想:“看来皇帝哥慈善为怀,对我这个小弟格外包容。我呢,得防止夜长梦多,节外生枝,尽早返回淮南。”想到这里,他打起精神,坐车来到未央宫,来拜见刘恒。
刘恒见他来了,起身相迎。他行过大礼,小声说:“小弟这几天通过反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太鲁莽,触犯刑律,本该锒铛入狱,承蒙陛下的关照,获得第二次生命。”
“朕这一次念你为母亲报仇心切,法外开恩,饶你不死,你要以此为戒,切不可再触犯刑律。”刘恒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再犯了,朕也不好说话。”
刘长满口答应:“小弟铭记于心,小弟想,小弟来到都城时间不短,想早些返回封国,皇兄以为如何?”
刘恒反复叮嘱刘长:“既然小弟在京城呆腻了,那你就走吧。记住朕一句话,一切来之不易,要倍加惜福。”
“放心吧,我不会让皇兄失望。”刘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到了中午,刘恒在宫里设宴,为这位兄弟饯行,毕竟是同胞,情意浓浓,弟兄俩都很尽兴。
宴席结束,刘长告别皇帝,坐上马车,返回自己的寝宫。他走到床边,脱下鞋,躺倒床上,蒙上被子睡着了,一会儿,便发出“呼噜,呼噜”的鼾声。
次日,当太阳从东边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他吩咐随从人员,收拾行装,即将踏上返回淮南的行程。他坐在马车上,昂首挺胸,志得意满,显得格外神气。马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长安大道上,马脖子下悬挂的小铜铃随着温煦的春风来回摆动,发出一串串“叮当,叮当”的声音。
路上恰遇中郎将袁盎,他亲眼目睹这一切,心中愤愤不平,挥起马鞭,狠抽马臀,径奔未央宫而来。未央宫把门的侍卫一看是他,把他放进。他宫殿,见到刘恒,脱下帽子,也不拐弯抹角,直言无隐:“淮南王擅杀审食其,陛下置诸不问,竟然让他回国,臣恐他从此越来越骄横,谁都无法控制他。”
刘恒长叹一声,动情地说:“审食其党附吕后,合当死罪,淮南王为国除掉他,朕看有一定道理,更何况朕就一个亲弟弟,即使在没有上奏之前采取行动,朕怎么忍心处置他?”
袁盎不是不理解皇帝的苦衷,但他仍然不依不饶地说:“臣恐怕淮南王从此尾大不掉,滋生后患,愿陛下果断裁抑他,大则夺其国,小则削其地,防患未然。”
“容朕考虑一下。”刘恒因为不赞成袁盎的观点和见解,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但又不好驳他的回,只好推脱。
“迟则生变。”袁盎不识趣地劝谏,见皇上不为所动,只好怏怏退出宫殿。
刘恒盯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说:“袁盎真是一头倔驴,不会讨朕喜欢,什么时候让他吃些苦头,才会回心转意。哎,都说人的性格不易改变,朕就不信这个邪。”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