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央静静望着马蹄喧嚣,却不知道为什么,叹了一口气。
赵月始终都不明白,主子和小姐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姐说主子不是回越西,为什么又提到一直已经形同废人的蒋华……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真的弄不明白。看着李未央的脸色,她却不敢多问。
拓跋玉得了圣旨,在三日内便募集了八十万两白银作为军饷,当面交给了拓跋真,随后二十万兵马的兵符也一并在皇帝面前交予,而此时的西南叛乱已经越演越烈,原本只是叛军郭成和苗人,可现在因为波及的地方越来越广,竟然牵连了西南附近的数十座城池,局势变得刻不容缓。于是,不过短短十日,拓跋真已经领兵出征。
就在拓跋真队伍开拔的次日,便是太后开始陷入了昏迷,李未央作为太后义女,按礼也必须入宫侍疾。入冬以来,天气越发寒冷,太后原本的寒症越发严重,不管太医用了多少药,却是已经病入膏肓,连人都认不清了,偶尔醒过来,也只是宣召皇帝或者拓跋玉,其他人基本都没有提到过。因此,李未央明为侍疾,实际上却是在宫中静静观察着事态的变化。
正是下午,太后服了药,昏昏欲睡。莲妃向李未央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悄走到了一边。
“太医说,太后娘娘的病情,就在这一两个月了。”莲妃的脸上不无忧色。
李未央看了一眼重重叠叠的帐子,叹了口气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逃不过这一天罢了。”
莲妃神色忧虑,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隐隐不安,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安。七殿下手上毕竟还有罗国公的二十万兵马,再加上禁军又控制在孙将军的手里,拓跋真领兵出征完全是为了重新获得皇宠,说不定没等到达西南,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死于瘴气,到时候七殿下的皇位更是板上钉钉了,我实在不该如此担心的,是不是?”事情不关乎自己的利益,她当然没所谓,可是现在她已经和拓跋玉绑在一条船上,当然会对事情的进展万分关心。太后多活一天,拓跋玉成为太子就多一分保障,所以莲妃才会特地向皇帝请求来这里照顾太后,借以观察局势变化,想要提前窥得先机。
李未央微笑着看了她一眼,道:“莲妃娘娘,不必这样紧张。有些事情,不是你紧张害怕就有用的,该来的始终会来。”
莲妃看她漆黑的眼睛深不见底,心中不由更加忐忑,心里想着要从她嘴巴里再多问出点什么来,可惜李未央却转头道:“太后用药的时辰要到了。”
一旁的女官董姑姑亲自捧着药盏送到太后的床前,李未央漫不经心地侧首,看到那红漆托盘中,一只精致且小巧的莲花碗内盛放着漆黑的药汁。
莲妃叹息了一声,道:“七殿下特地求来的古方,怕是也救不了太后的性命。”
太后生病之后,拓跋玉千方百计翻遍了古籍,找到治疗寒咳之症的古方,并且在上百病人的身上试验过,的确有效果,这才进献给了太后。可惜太后年事已高,咳症又已经病入骨髓,刚开始的效果过去后,病情反倒越加沉重起来。
董姑姑眼睫低垂,细密地覆盖下片浅淡阴影,手上的动作异常温柔地伺候着太后用了药。看着这一幕,李未央就叹了一口气,太后一心担忧朝政,不能安心休养,这病当然会越来越重了。
喝了药,太后便安然入睡,其他人皆退了出去,只留下董姑姑等近身女官伺候。莲妃受托照顾太后,自然不能擅离职守,李未央则是被随后赶来看望太后的九公主拖住,一直没有离开,三人就坐在小厅里,一边说话一边喝茶。
到了黄昏时分,董女官慌慌张张来报:“莲妃娘娘,大事不好了!太后,太后她——”
李未央和莲妃对视一眼,莲妃赶紧站了起来,还没等她开口闻讯,九公主已经第一个快步走进了太后的内殿。内殿一片安静,本该守候在这里的那些宫女已经不知去向,九公主面上惶急,冲过去喊了一声:“太后!”没有人回答她,殿内一片死寂。九公主见此情形,莫名觉得不对劲儿,不由自主打个寒颤,后背的寒毛根根都竖起来,再顾不得什么,一叠声道:“太后!太后!”
冲上去掀开被褥,九公主定睛一看,顿时吓出一声冷汗。
太后躺在床上,惨淡的面上青灰一片,七窍竟在流血,已经气绝身亡。
九公主面色突然变得惨白,随后重重向后跌坐在地上:“太后薨了……”
莲妃双眸满是震惊,她几乎一路是跟着九公主小跑进来,听见九公主说了这一句,她的身体开始止不住地哆嗦着,扭头抓住来人道:“未央,太后薨了……”
李未央看了一眼莲妃的手,她正死死地抓住自己的手臂,那样的力道骨节都在发白,李未央的神情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就在此时,跟着进来的董姑姑大声惊呼道:“快来人啊!太后……太后被人毒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