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黑山大将军便率领三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大谷关,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城中百姓也都纷纷前来一睹大军威容,秦州城中一时万人空巷,自大秦国与大食国自开战以来,秦州城还从没这么欢腾热闹过。√
大军开拔的第二日,董仲卿便衣冠整齐地出现在朝堂之上。原来当初董仲卿眼见黑山和秦脍迅速做大,于是选择称病在家暂避锋芒,这次趁黑山率军出征,便想重整旗鼓夺回大权,所以重新出山后的他迅速召集自己朝中昔日的亲信和盟友,准备要将秦脍党羽一网打尽。
话说这次董仲卿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一面加紧秘密网罗秦脍一党的罪证,一面派人尾随跟踪黑山大军的动向。因为董仲卿深知,只要黑山这颗大树还在,扳倒秦脍那就很难。好在据他派去的探子回报,黑山大军一路上晃晃悠悠,走走停停的一点都不像去打战的样子,而且每到一座城池,都会要求城守给大军供应美酒佳肴,每次必大醉三日以上才会再次动身前往下一站。
董仲卿一边看着探子送来的密报,一边得意地捻着已经发白的胡须,心想就这样的一支军队,就连能否走到战场都是问题,还谈什么跟那些如狼似虎的敌军作战呢。等到时战败的消息一传来,董仲卿便立即发动对秦脍一党的攻击,保证一击致命。
董仲卿信心满满,其他人也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着进行一场他们蓄谋已久又充满希望的战斗。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异常地出人意料。那黑山大军一路上兜兜装转,顶多十来天的路程,他们两个月才跌跌撞撞地赶到大谷关,正当大家准备要看他们接下来表演如何溃败逃跑的时候,奇迹竟然出现了。
只见黑山一人登上城楼,望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敌军,大声呼喊了一声:“我黑山大将军在此,尔等宵小还不速速退下!”说来也怪,不知中了什么妖法,几十万的虎狼之师,当听到黑山的呼喊声后,竟然不约而同地纷纷抛下武器,然后便如退潮般蜂拥着向后退去。
大谷关守军全都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杀呀!”守关将领突然大喊一声,将士们才如梦方醒,纷纷拿起武器乘胜追击。这些大秦国的士兵已经憋得太久,一路被追着暴打的他们,今日终于可以向敌人发起一次体面的进攻,于是他们一路狂追,一直把敌人赶出了国境线。
接下来的战事进行的异常顺利,大秦国军队在黑山大将军的指挥下,一路破关踏城,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还全面控制了交州地带,战争的主动权一下子就又落在了大秦国的手上。
胜利是胜利了,可是这次胜利得实在有点诡异。先前生猛的敌军犹如吃了泻药一般,可谓是一触即溃不战而逃,更诡异的是,大秦国军队未动一兵一卒,往往只是黑山大将军率领人马往那一站,敌军便吓得丢盔卸甲逃之夭夭了。
这一战,黑山大将军声名大噪,一时间成大秦国的救星和战神,董仲卿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此时的他五味杂陈,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名状。
黑山大将军班师回朝了,秦州城的军民犹如迎接大神一般夹道欢迎凯旋大军。黑山大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望着朝着自己跪拜的人群,心中好生得意,于是轻轻催动战马,战马立即在两边人群的中间一路疾奔。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秦州花’啊。
当然,最兴奋的还是秦脍,前些日子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他,这回终于挺直了腰板,借着黑山大军大胜的余威,很快便顺利地扳倒了董仲卿等人。
董仲卿被罢免了左丞相之职,给了一大笔丰厚的赏赐就让他回乡养老去了,因为他是三朝元老,所以皇帝才没有太为难他。其他的同党大臣可就没这么幸运了,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该流放的流放。
解决了董仲卿一党之后,皇帝升秦脍为左丞相,黑山居士任右丞相兼大将军,朝中文武大权皆落入秦脍一党。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这次机会,借着铲除董党余孽的由头,大肆打压朝中不服从他们的大臣,朝廷上下顿时人心惶惶,被砍头的砍头,该告老还乡的告老还乡,当然大部分的大臣还是选择了归顺,国家大事到了都要看秦脍和黑山的脸色行事的地步了。
与朝廷中的萧条沉闷相比,此时的无极山却是一片祥和热闹的样子,今日是掌门出关的日子,李清风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做了精心的规划和布置,以迎接掌门风清扬的出关。
无极殿外人头攒动,弟子们都聚集在这里等候叩拜出关的掌门,恭贺词李清风早已替他们定好,同时定好的还有一些动作和口,弟子们就像木偶似的听话照做就行了。
与外头的人山人海相比,大殿里头的闭关室前那就要冷清了许多。这里只有无忧阁阁主兼执法长老的李清风、无心阁阁主连城以及无为阁阁主长孙宏。因为在即将出关的最后关头,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为确保掌门顺利出关,此时往往会让几位阁主从旁伺机协助。
风清扬头上紫气缓缓升起,脸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密。片刻过后,风清扬的脸色突然由红转白,身体还不停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