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很明显,李适的心情开始急剧动摇。
但他毕竟是非常有自信的,高岳清楚想要让这位皇帝往西走一步,就必须先让他往东走三步。
另外这个机遇很巧妙,整好桑道茂也算出来这样的结果。
于是高岳趁机轻咳两声,再度提到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小心翼翼地向皇帝建言:“其实在奉天增筑城池也有好处。其一,现在奉天为神策行营军镇,却年久失修,名不符实;其二,奉天处京师、泾原、凤翔和邠宁间紧要关节处,又护诸皇陵,若削诸镇功成后,再击西蕃、回纥,亦可将行营驻屯于此,节制诸军,指挥便利;其三,若......”
“高三你想说的是,若吴彩鸾、桑道茂预言成真,朕也好有个避难的地方,是不是?”
“臣不敢。”高岳捧袖道,心念我可没说出来。
哪想到这番话反倒激起李适争强的心思,只见他脸色开始涨红,居然与高岳辩驳起来。
将庑廊外立在风雨里的霍忠唐、桑道茂看得目瞪口呆。
“朕不听吴彩鸾,也不听桑道茂,就想听听你高三的——你说,朕削藩的计划到底会有什么错漏?”
唉,现在是不得不应答了,但也不能应答得十全十分,高岳就说:“臣担心夷灭李惟岳后,朱滔等人要身官回授,陛下该如何处之?”
李适很有自信:“李惟岳那里忠于朝廷的人杰有许多,朕可将成德分割开,效仿汉武的推恩令,赐予反正的诸将。至于朱滔,如今卢龙镇中已有朝廷设置的敕使院,可让中官厚赏卢龙诸军,这样军卒心戴朝廷,想那朱滔也不可能逆众而行。”
“那如淄青镇、魏博镇联手切断漕运?”
“朕在汴宋的诸军不但数量最多,且最为精锐,再加上濠州张万福、寿州张建封等皆拥重兵,漕运安全不足为忧,先前李正己败走便是明证。”
“如山南东道梁崇义平后,李希烈又要求身官回授,兼并梁割据的数州,又该如何?”
“此事不合高三问,但你既然提到这点,朕便可告诉你,对付淮西朕内外皆有方策,智珠在握,勿忧!”说完,李适嘴角浮出迷之微笑。
“如......”
结果高岳还没把话说出,皇帝就举起双臂高声说:“此外朕还有神策在内的禁军,畿内畿外不下十万,以李晟部监马燧、李抱真定魏博、成德,以邢君牙、骆元光部防御同华,又以刘德信进驻虢州监李希烈。崔宁的朔方,李怀光的邠宁,还有你供职的泾原,尚有不下八万的健儿可调往关内。你等文士,有所顾虑是正常的,可此时不同肃代之世,不用再对方镇一味姑息优容了。”
接着皇帝回首,想看看高岳的反应。
却直接见到对方深深拜伏在席上,根本看不到脸上表情,只听这位高呼“圣主再造太平,我等只有承顺之理,尚有何疑?”
可去你的吧,见你插得一身满都是旗子,我再多嘴半个字就是个棒槌。
“这还差不多......以后好好当你的治世臣子吧!”皇帝暗忖道,接着他的声音由原本的豪迈变为温和,“御史台的考功也差不多结束,朕马上转你为从六品上某司员外郎,入银台门翰林学士院,如何?”
唉,真的如卢杞刚才所说,要把我弄个员外郎的朝衔,然后实际叫我去学士院,当皇帝的秘书。
唐朝的翰林学士院,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翰林”是不同的,或者说学士本属“翰林”里的一类,和书、画、棋、医、阴阳五行、僧诸“翰林待诏”地位是一样的,可随着科举制的兴起,进士地位越来越高,所以进士出身占据大部分的“翰林学士”(有唐一代,进士出身的翰林学士比例为71%),慢慢和其他待诏的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文士院,自此“杂流不入,职清地禁”,专选少数优秀的文章之士,当“天子私人(秘书)”,专职于银台门院内“参受密命”,权力日渐膨胀,以至于其后有“内相”之称:明清时代的翰林,参与的则是国史修撰的工作,而中唐的翰林学士院,打个比方,相当于清雍正的军机处——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一个负责出皇帝的令,一个负责出宰相的令。
不过翰林学士只是个差遣,并非正规官职,上到尚书下到校书郎,都可以充当。所以皇帝也答应,给高岳个从六品上员外郎官衔,因南省诸司员外郎虽是六品,却也与御史台一样不归吏部管,而由皇帝亲自除授,故而以员外郎官职入翰林院,是个很合理的迁转路径。
可高岳却压根不想入学士院,进去后整日就是处理文件:替皇帝拟制、诏,时不时还要承旨作诗,事务繁剧不说,还没有任何自由性可言,保密工作最为要命,哪像我在泾原行营里可大展拳脚?
“臣,诗赋文采拙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