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招摇。标题不旗帜鲜明,怎么吸引读者?哪个掏钱买你的?我想啊,咱们干事既都出于公心,那在方法上就不要拧着自己的个性了,太辛苦,对自己不公平,事情也做不好。”
粟主任一下就笑了:“社长,您这是赤脚不怕穿鞋的,没钱也任性啊。”
“我任啥性啊,我跟发行打过招呼了……”
粟主任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欢快地奔下楼发稿。
老年读者们看了这期特刊,心里非常的熨帖。《都市报》的热线电话给老头老太们打爆了,一接听全是溢美之词。有个老头拄着拐杖来到报社,坚持要找粟主任亲自面呈感激之心。老人情绪激动,假牙在嘴里咔咔作响:“总算听到报纸站我们这边说话了!”
编前会上有人奇怪:“咦,好像听到的反应全来自老同志,难道我们报纸真的一个年轻读者都没有?”
粟主任说:“哪能呢!年轻人的反响,挂在网上呢,现在留言像刷屏,一会儿就翻页。有个家伙说话最逗,他说家里爹妈看报纸打起来了,再没心思管他找对象结婚的闲事。他说请你们继续搞,药不能停啊!”
发行主任汇报说,这次他把正报和特刊分开卖了,一份报卖了两份钱。另外,郑社特别交待的一些订户,在投递的时候,也做了技术性处理。
刘素英问:“啥技术性处理?”
郑雨晴:“发行人员摸查了订户的情况,凡有老人痴迷保健品真心不悔的,比如卢市长家,这特刊我们就不投了!”
大家又笑。
郑雨晴等大家安静了,开始说事:“一直讲要开个全社大会,一直忙忙叨叨没开成。今天我们二会合一。下面先给劳苦功高的员工,兑现奖金。”
钱总监立即往郑雨晴手边送上十几扎新崭崭的票子。
郑雨晴:“关上门咱们自己家人说话,就不搞虚的,直接捞干货!张国辉副总追债卓有成效,按追回账款的3%奖励提成,扣税以后总计13万。”
张国辉牙都疼了:“领导,要不要缴这么多税啊!我以后能拿发票来抵吗?”
郑雨晴敲敲桌子:“张副总,注意素质。你代表我们集团。”
粟海峰的团队也获得奖励3万块。郑雨晴强调说,两期保健品特刊都表现不俗,后续奖金也会跟上。事实证明,所谓纸媒的寒冬,其实正在过去。
发行部主任接茬:“从这段时间的动态征订表里,我闻到一丝丝春天的气息了!”
粟主任静态:“只要我们抱团取暖,严冬必将过去!各位兄弟姐妹,我们要做出一张全江州最好看的报纸!拿出我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来!让我们做得更敬业!”
正当群情激奋之时,郑雨晴话一转:“要想做出最好看的报纸,必须全面调动员工积极性。但我们在用人机制上还存在问题。”她冲陈思云点点头,郑雨晴的身后立即降下一幅屏幕,上面显示着员工名册。
郑雨晴问:“谁知道,咱们报社里的员工分成多少种身份?”
刘素英犹豫地回答:“两种吧,聘用人员和在编人员?”
郑雨晴微微一笑:“原来连您这样的老同志也不清楚啊!不过我也是才知道,有四种等级:在编,集团聘用,报社聘用,部门聘用。每种身份都有各自的绩效计算方法。”
她拿鼠标点击屏幕,又跳出一张表:“上个月我们的任务完成表,得分最多的是何亮亮,763分,折成钱应该是6104块。但他只能拿到固定的2000块钱。因为何亮亮是临时工,连最低的部聘条件都够不上。报社的业务会也没有资格参加。”
郑雨晴很难受:“农民工讨不到薪水来咱们这里求助,弱势群体受到不公正待遇上报纸来要公平,我们在报上扮演正义的天使,可在自己的家里让我们的同志受到了委屈。如果我是何亮亮,我会感到绝望。”
台下开始交头接耳,心有戚戚。郑雨晴昨天收到了何亮亮的短信,他要离开报社了,干完今年就走人。他说,每月两千块虽然少,但足够支撑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他撑不下去的原因是,在《都市报》找不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更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何亮亮说的是心里话。他在《都市报》干了三年,对这份报纸投入情感、智慧和才干,可是报纸的成绩和荣耀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他是临时工,是局外人。何亮亮给郑雨晴写短信时,内心也是相当矛盾的,舍不得走却不得不走。既然在这里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又何必把自己的前途吊在这棵树上呢?
郑雨晴动容:“我要把何亮亮留下。我不能让这样的新闻人才从《都市报》流失出去!从本月起,取消报社内部的身份差异,全体员工同岗同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我们至少要在报社内部,对每位员工做到公平公正。”
右右又站起来了:“郑社长!我打断一下你的煽情。你不要用这种朗诵腔发言嘛,鸡皮疙瘩掉一地咧!”
粟主任喝问:“右右!你想说什么?!”
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