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王拍拍大腿,有些烦躁:“女人,就是事儿多。偏偏本王还舍不得杀她,哎。”
……
自迎接高僧和佛骨之后,人人都以为,大端肯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只有皇帝却是天天焦头烂额,极其心塞。
他每日除了去赵嫔那里能被温柔相待一些,其余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跟他过不去。
既然他过得不舒坦,他也不能让别人过的舒坦。
他看着书案前面站着的萧成野,觉得,这个人就是他不舒坦的最大来源。
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
他得想办法让这个烦人精给弄出京城去才行!
皇帝沉声问道:“并州糟了水灾,皇叔可知?”
呵,如何不知,已经传了很久了,但是没人往上报,都怕上头降罪,保不住自己的乌纱帽。
于是并州大小官员,都把本地的灾民往别的州府赶去。现在灾民成群结队,往京城来了。
下面的臣子没辙了,只得上报,皇帝龙颜大怒,他下令立刻赈灾。
但是无人敢站出来。
赈灾这种事儿,往常都是抢破头的,谁都知道,赈灾的时候,是油水最多的时候。
朝廷的款项层层分拨到下面,总要拔掉几层皮。
但是今年好像是多事之秋,先是过年的时候,先帝驾崩。新皇登基之后,不是水灾就是是蝗灾。
而且户部尚书是太后的人,太后不拨钱出来,怎么去赈灾。
于是,赈灾这个事儿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也不再去抢。
太后把着钱财,就是为了让皇帝派她的人去,好吃这份油水。但是皇帝越想越气,越气就越不想跟太后妥协。
于是,他决定,找一个太后也拿捏不了,而且他也看着不顺眼的人,去做这件事。
于是,他选了萧成野。
“皇叔,并州水灾凶险,灾民已经蔓延到旁边数个州府当中,在这样下去,不止并州一处危险,连周围州府县镇也岌岌可危。”
萧成野清楚得很,皇帝是怕他在京城,揪住九门提督的过错,趁机夺权,甚至进一步重掌兵权罢了。
况且现如今赈灾之事,人人躲避不及,皇帝的心思,他如何不知?
他“嗯”了一声,像是赞同皇帝的观点。
皇帝接着说道:“朕决定让皇叔去赈灾,皇叔是大端亲王,可愿意为朕分忧?”
萧成野心中冷笑。
他本就不准备留在京城,淮阳王进京,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这时候最好躲得远远地,让他们兄弟俩争个你死我活,他回来,坐收渔翁之利。
本来想把秦霜华接出宫去,趁机带走,但是皇帝现在又把她留在宫中。
因此,萧成野面带犹豫。
皇帝接着说道:“毕竟皇叔曾驻守过并州,对那里比较熟悉。”
“让臣去赈灾,可以,但是皇上请给臣交代清楚,准备剥多少银钱多少粮食?臣好心中有数。”
皇帝面露难色,“朕记得并州粮仓库存充裕,皇叔尽管先去,开仓放粮,朕自会让人掉粮过去。”
萧成野冷笑一声,这饼子画得挺大,他要是有本事从太后手里调出一粒粮食,算他这个皇帝当得还没有那么窝囊。
皇帝也觉得有些尴尬,毕竟萧成野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出来他的心思。
他硬着头皮说道:“皇叔,并州灾民实在是无依无靠,现在满朝上下,朕只能靠你了。”
不管皇帝算计萧成野的心,有多深,但是这话,也真的是说得没错。
敢在这时候,还有胆子站出来的,不会躲着的,也就是萧成野了。
萧成野虽然冷硬,但心中也不是狠绝之人,他定定地看着皇帝。
皇帝只得进一步说道:“皇叔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朕能答应,一定答应。”
萧成野冷哼一声,眼角带着讽意。
“请皇上给臣一道旨意,凡是在赈灾过程中,有阻挠者,臣可以就地法办!”
皇帝蹙眉。
本来想趁机让萧成野即赈灾,又能让他出京,不至于权力做大,想一举两得。
但是萧成野提出这样的要求,会不会他趁机为所欲为?
萧成野见皇帝面露难色,心中有几分愤怒。
这个皇帝,真是拎不清,到这时候,还在算计他。
他接着说道:“皇上大可放心,这道旨意,只在灾区有效。”
皇帝瞬间便同意了,“可以,皇叔尽管去赈灾,朕再后方为你坐镇。胆敢有阻挠赈灾的,皇叔尽管办理,不用请示。”
萧成野看了一眼皇帝,冷声说道:“微臣遵旨。”
皇帝见萧成野应下,长出了一口气,今天终于有一件顺心的事情了。
萧成野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