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朱标乐见其成,他则根据朱瀚的建议,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人事关系的处理和对朝堂的架构上,其他的事情能让臣子解决就让臣子解决,基本上不插手。
朝堂其乐融融,百官们纷纷念及朱标的好,觉得朱标是真命天子,朱元璋的最佳继承人。
但朱瀚却清楚,朱标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般谦谦君子,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其内在的‘硬’是和朱元璋一脉相承的,如果大臣把他当成软柿子,那是真撞铁板上了。
朱元璋离开后,赵敏也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准备出去工作了,她盯上了纺纱厂。
如今依旧是男尊女卑的阶段,虽然在极个别的地方,已经有很多的女人从家中走出来到一些商人搭建的纺纱厂中上班,但也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她们大多是因为家中的条件及其艰苦,或者是家中男人死了,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出门赚钱补贴家用。
绝大多数的女人,还是在家中用纺纱机进行纺纱,然后再拿出去卖掉,这样会少许多出门的时间。
而赵敏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在家中做工的女子引出来,到工厂里进行纺织作业,用朱瀚的话说:大家一起工作能提升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是朱瀚的又一项改革,如今大明人口的男女比例大概是在1:1左右,就算所有的男人都出去干活,也有接近一个亿的女人是无法进行大规模作业的,为了大明的快速发展,朱瀚就盯上了这些女人,哪怕只有一半的女人到工厂里上班,这也是非常巨大的提升。
赵敏在清楚了朱瀚的想法后,就开始积极准备,等前期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她准备找朱瀚说一下这件事,看看自己这么做可不可以。
但是,朱瀚并没有接受,而是用自己太忙没时间为由推脱了。
赵敏哪能不明白,朱瀚哪里是忙,分明是想让自己去找刘三娘。
她想不明白,朱瀚为什么会把刘三娘看的那么重要。
分明就是他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让刘三娘做决定。
“这个怪人!”
赵敏虽然吐槽,但还是不得不听话的去找刘三娘。
刘三娘见到赵敏,没有什么好脸色,见面就直接说道:“在家里住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一直不肯来见我呢。”
“……”
赵敏张张嘴,没有把话说出来。
实在是太尴尬。
男主外、女主内,按理说赵敏来到英王府,理应去见刘三娘,可她因为内心的尴尬和固执,一直想避开刘三娘。
不过,刘三娘如此的开门见山,也让赵敏卸下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她对刘三娘说道:“三娘,我不是有意想避开你,而是我之前做的事情,让我无颜面对,如今我已知错,特来向三娘请罪。”
“请罪?”
刘三娘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对赵敏道:“难道不是你有事来找我吗?何来请罪这一说?”
“我……”
赵敏又被刘三娘噎住了,合着自己在做什么,刘三娘都知道啊。
朱瀚告诉她的吗?
赵敏一连被刘三娘噎了两次,心态已经完全炸裂,她之前的准备此时都化为乌有,于是赵敏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理清思路:“三娘,我来见你,的确有事情要找你,但那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向你道歉,还有英王殿下……我对不起他。”
“以前的事情,和我无关,既然你想找英王道歉,那你去找英王不就好了吗?”
刘三娘看着赵敏,对她说道:“你还是想明白自己为什么来见我,再来找莪吧,否则英王交代给你的任务,我怕你完不成。”
“……”
离开刘三娘的屋子,脑子一片浆糊的赵敏才稍稍有了点思考的余地。
我……我这是被朱瀚和刘三娘戏耍了吗?
……
朱元璋到了燕京后,并没有在燕京停留太久,当初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朱瀚和他制订了很多策略,燕京以南的发展都不错,朱元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离开燕京后,朱元璋去了辽东。
在辽东,一条自东向西的铁路线已经开始建造,在辽南的港口,运输着铁矿石的船一艘接着一艘,无数的铁矿石在港口被熔铸成铁轨,然后通过铁轨进行运输。
朱元璋到辽东,就是为了这条铁路。
李文忠,在一旁陪同。
朱元璋是体验过火车的,马秀英和李文忠都是第一次坐。
两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便捷!然后就是舒适。
在火车里,想睡觉睡觉,想吃饭吃饭,也不用受风吹日晒,引起了马秀英和李文忠的交口称赞。
听着最亲近的人的称赞,朱元璋是非常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