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凶手自己在现场留下的?”老刘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会不会跟徐成有过搏斗然后受伤了?”
“尸检结果不支持这种说法,徐成身上并没有搏斗的痕迹,现在的好消息是第二个死者张浩跟最新的受害人屠晓曾经是夫妻。这与他们的死可能有很大关系,我觉得要彻查一下张浩夫妻是否有孩子,因为据张浩现在的妻子说她提过孩子的事,一贯好脾气的张浩把她骂了一顿。”我把去李梅家的事说了一遍。
“我的调查也有发现。”吴知厄站了起来看了我一眼:“张浩坐在警局门口的时候,有个在杂货铺买烟的人曾经看到有个老人站在远处注视着张浩,还记得吗,第三个死者也是被个老人发现的,第一个案子现场也是有老人的,也就是说案发现场出现了三次老人。很可能就是这老人在近处站着防止被害人逃跑呼叫。”
“还是那句话,最坏的结果不过一死而已,难道站在原地就不死了?而且氰化钠进肚子得多么痛苦啊。为什么死者忍受着这样的痛苦都不敢动一动?”我反驳他这种说法的同时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显现了那个神父和唐家那个退休老教授。看来有必要把他们请来让目击证人指认一下,可就算证明他们曾经在现场也没什么用啊。不过也许搜查他们家里能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
吴知厄说:“也许是双保险呢,凶手有什么能威胁死者的东西又亲自在现场看管着。反正现场频频出现的老人跟凶手少不了关系。”
“我怀疑第一个案子的死者留给我们提示了!他曾经替教堂画过一幅壁画《最后的晚餐》,在临死前他画作上只给犹大上了色。只是暂时我还没猜出这暗示着什么,而且他曾经留下一张写满我是罪人,我该死吗!!!的字条。”说着我将那张纸条交了出来,会议室几个人传阅着。
“奇怪,为什么吗字后面不是跟问号而是感叹号?”宋离拿着纸条发出疑问。
“这也正是我觉得他在那幅画里给我们留下提示的原因,问号一般用来表达质疑,疑问,感叹号表达心情,愤怒感慨。显然徐成自认罪人,但他觉得自己罪不至死,因此虽然疑问句却用了叹号。甚至还可以反推这个人已经知道快要死了,但他不甘心。”我挥挥手驱赶眼前的烟雾,这群老烟枪聚在一起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的。
“当时他不能肯定自己百分百会遇害,但是有人说过或暗示过他,他的罪过很重,几乎可以到以死谢罪的地步,对此徐成并不认同所以他才会在字条上不经意地透露了自己的情绪。而当他到了给壁画填色的时候确切知道了自己快要死了,于是时间来不及的他或者说处在监控状态下的他利用填色给我们留下了线索。犹大可能是暗示他的罪行也可能给我们暗示杀死他的人是谁。当然也可能是别的。”吴知厄属于一点就透的人,他的分析推理能力跟我差不了太多。
“事实上以我多年经办的连环杀人案来说,往往破案的关键都在第一个案子,因为第一起案子是他们准备最不充足可能留下破绽最多的。这个案子嫌疑人留下了很多刻意的作案痕迹,比如说脖子上的齿印,逼迫死者吃下去一部分自己的身体组织。服用过氰化钠。这些都是有意义的行为。”宋离敲着桌子。
我清了清喉咙发言:“那么就让我们以行为来推测凶手的动机跟犯罪心理,我觉得首先最关键的是凶手逼迫死者吃进自己的一部分身体组织,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为?令死者感受到痛苦?我觉得这不是单纯的虐杀。不是那种简单的折磨死者。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惩罚!”
我顿了顿继续:“其次是凶手选择的三个地点,教堂警局寺庙。通通都在暗示死者是有罪的人。这三个人都是罪人。通过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凶手知道死者曾经犯罪,或者可能自己就曾是犯罪的受害者。凶手在报复三个死者并且惩罚他们已到达自己消除仇恨的目的。而服用氰化钠也是一种折磨死者的手段,那种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痛楚。”
越说越是顺畅我自然而然地站了起来:“通过逼迫死者吞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服下氰化钠坐在三个世俗宗教惩治罪恶的地方等死。凶手这些举动只是要让死者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有多少严重,并为之付出相应的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凶手的性格特征,精神洁癖,自以为是,强势,以教化人为乐,心理素质强大,我现在有了两个很重大的嫌疑人,那个教父和退休大学教授。他们中有人曾经教过徐成画画。这人便是凶手,也可能三起凶案都在现场。”
“我同意你的部分观点,但现在油菜花地发现的鲜血仍然没法解释。那或许是另一起案子又或许是这起案子的未曾被发现的受害者留下的,这个先放在一边不谈。最关键的是齿痕,凶手为什么要在死者身上留下那么明显的印记?我倾向于凶手当时处在失控的状态,或者说凶手经常处在精神失控的状态。也就是说你之前提出的那些论点都是基于凶手是一个心思缜密且心智健全的人的基础上的。”吴知厄反驳着。
我继续说着自己的推理:“我觉得凶手应该是两个或者多个以上,第一起案子是突发事件,一个凶手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