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三十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京师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场大雪。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大雪一连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才渐渐停息。雪后初晴,天气变得更加的寒冷了。
李扶月在雪停后便马上进宫给建元帝看诊,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调理,建元帝的病情渐渐的平稳了许多,也不是那么的疼痛难忍了,但那也是治标不治本。
她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将胃切除掉。
人没有胃细心调理一样可以活,但若是这样继续保守治疗的话,怕是建元帝真的撑不了多久。
这个办法,她曾和敬妃建议过,但敬妃一直在犹豫。
她知道儿媳有本事,但万一出了个什么意外怕是谁也承担不起,毕竟那是一国之君,若是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她怕有心之人会以此大做文章。
她的儿子现在刚刚要翻身,她不想在这么关键的节骨眼上,出现什么意外。
三天后,缠绵病榻数月的建元帝,突然下达了两道圣旨,令满朝官员震惊不已。
第一道圣旨是给皇太孙赵怀仁的,圣旨大意是身为皇太孙的赵怀仁不仅没有宽厚仁爱之心,还几次三番的欲加害自己的亲叔叔,如此不顾亲情伦理、没有人爱之心之人,如何能继承大统,故废去皇太孙之位。
圣旨下达后,那些曾经身为赵怀仁亲信的官员,无一不为自己狠狠的捏了把冷汗,生怕自己会被赵怀仁给连累了。人人自危,暗叹,这天真是说变就变了。
曾经他们身为皇太孙的近臣时,是何等的风光无限,只是皇太孙一朝被废,日后他们的日子恐也不好过了……
赵怀仁并非先太子之子的事情,被建元帝极力的隐瞒了下来,毕竟那关乎已逝儿子的脸面,他无论如何也要顾及着。
建元帝心里清楚,赵怀仁这个他从小疼爱到大的孙子,怕是留不得了。
若是留了下来,以后怕也是祸患一个。
但那孩子毕竟是他疼爱了近三十年,他到底下不了手去处死他,所以他将这个难题留给老十三了。
建元帝人虽老了、病了,但脑子却一点也不糊涂。他知道赵怀仁和老十三之间的过节,怕是不能是一笑泯恩仇就能解开的。
好强了一辈子的建元帝,眼下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了尽头了,现在的他只想自己能多活几日,多陪陪敬妃,多看小孙子几眼。
而第二道圣旨,则是给皇十三子赵沉的。
建元帝在圣旨中,将赵沉狠狠的夸赞了一番后,将他多年征战的丰功伟绩赞扬了一番后,正式册立亓王赵沉为太子,择吉日登基。
两道圣旨,短短不过几百字而已,但这万里江山就这样的易主了。
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当年建元帝册立赵怀仁为皇太孙时,其实并不真的能服众,赵怀仁除了占了一个嫡长孙的头衔外,并没有什么过于突出的地方。
赵怀仁与亓王赵沉年纪相当,却没有亓王的政绩,所以在百姓眼里,亓王赵沉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但那毕竟是天家决定的事。
百姓们也就私下里议论议论罢了,却没有人真的站出来为亓王抱不平。
其实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跟他们的关系并不大,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谁当皇帝都无所谓。
圣旨一下,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曾经与赵怀仁亲近的大臣风光不再,而身为亓王岳丈的武安侯爷一时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希望能和未来皇帝的岳丈攀上点亲故,以后好能为自己多多说些好话。
更有心思活络的大臣欲将自家的女儿,嫁到武安侯府去。以前在皇太孙得势之时,这些人恨不能将自己与武安侯府摘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各个都恨不能将自己女儿,推到武安侯府的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床上。
一时间,以前清冷的武安侯府热闹非凡,每天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虽然众人的愿望是好的,但奈何人家武安侯府的人,看不上他们家里的那些个‘庸脂俗粉’。
身为武安侯爷的李炳洲是一个云淡风轻的人,对前来巴结自己的人均是不冷不淡,而彪悍的侯夫人就差关门放狗了。火爆脾气的大公子李衍甚至有次将前去巴结的人,直接从府里扔了出去。温润儒雅的二公子李赞大家更是连影子都看不到,眼瞅着这一家子的人都不待见他们,这更是急坏了曾经的太孙党。
自从建元帝的圣旨下达后,赵沉每天都早出晚归,如今建元帝的身体已经不能在上朝了,所以每天都是赵沉代为处理国事。
建元帝身子不好时,积累下许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可想而知赵沉这些天有多忙了。
这些日子几乎都是,他回来时她睡着了,她醒来后,他又出府了。
要不是看着男人每天换下来的衣服,她都怀疑这个男人是不是在外面养小的了,所以不回来了呢。
每天早晨醒来看着空空荡荡的身侧,李扶月的心里一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