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天的最后一抺余晖渐渐褪去,殷勤的月光把它带有梦幻色彩的光晖撒向大地,月光笼罩下,唐廷禁宛是一片沉寂。当天晚上,以为部下一出关灭了叛军就是分分钟的事的玄宗,又带领群臣兴冲冲登上城楼却沒有按时看到平安火便预感到大事不好。
原来平安火就是烽火,在古代是专门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用的﹝如上了年纪的人熟悉的电影【鸡毛信】就用过的﹞。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从潼关到长安就设立了烽火台,每天晚上,潼关那头点一把火,通过层层传递,长安这头就知道,今天可以高枕无忧睡个太平觉了。
可是,六月九日这天傍晚,潼关已经失守了,没人再点平安火了。唐玄宗翘首东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烟雾,这下子,他可真着急了。难道潼关丢了?长安门户大开,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叛军五天之内便可到达,长安随时都有被屠城的危险。
玄宗这才觉得要大难临头了,第二天他紧急召集大臣们开了个最高囯务会议商量对策。
让首先听听宰相杨国忠是怎么个说法呢?
只见他对着玄宗眼泪、鼻涕是哗哗流了满脸,痛彻肺腑地说:“这十年来,我不断向陛下报告说安禄山本不是只什么好鸟,迟早会谋反,可是您偏偏就是不听,这不,我的话终于应证了,否则也不会养虎为患、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言下之意就是这责任是头家你的,怪不得老子,玄宗被重磅呛了一下,久久无语。
国忠先生大概忘了正是由于他屡屡打小报吿,促使安禄山既便沒有谋乱之心也会油然而生,他也大概忘了正是由于他在朝会上屡屡上奏说哥舒翰像个缩头乌龟赖在潼关里拒不出战,才促使玄宗威逼其出战,以至全军覆沒的事。
但眼下开启问责制是沒有意义的,燃眉之急是当下该怎么着?
这一点杨国忠先生倒是想好了。他说:“陛下,事情巳然到了这一步,别无他法,还是暂时放弃长安,避一避风头吧。玄宗唉气说:“眼下还有哪地方可去呢?”
“有,蜀地!”杨国忠眼睛发亮地说,并举出了去蜀地的种种好处。
原因一,蜀地是杨国忠的老根据地。老杨先生长期上山下乡、任劳任怨担任剑南节度使,蜀地应该算是他的老巢了。
原因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并驻有三万多士兵,保一方平安应该不成问题。
原因三,蜀地号称天府之国,富裕有加、而且自给自足,养活一个流亡政府应该沒有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自从安禄山起兵打出清君侧欲与自个玩命的旗号后,杨国忠就派人在剑南加班加点增修、筑高、筑牢城池,储备战略物资,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就跑到这儿来避难。没想到现在不仅自己需要跑路,甚至连皇帝也和自已成了荣辱共同体了,那自己之前的计划就更有先知先觉之明了。
老杨的这个逃跑方案提出来,大部分的官员都唯唯诺诺,集体失声,唯有监察御史﹝干纪检工作的﹞,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说话了,他建议:“大敌当前,匹夫有责。我建议从今天起,请政府用高工资征集城内所有敢于玩命的人,请各级官员也应起表率作用带领各自家中的子弟、佣人、门卫一起上去守城!”。
看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以诗出名的达人。
【高适】
高适出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主要经历是二十岁时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亲自种田﹞,二十八岁时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想混个秘书或参谋当当,结果人家却沒看上。三十二岁时应征赶赴长安,结果又名落孙山。四十六岁时终于熬出头了,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举﹝总算遇到伯乐了﹞,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五十二岁时宝刀依然未老升任监察御史,后随玄宗至成都,一生沉浮飘泊,但对朝廷忠心不贰,﹝这点日后才渐渐看出来﹞,著有《燕歌行》:其中有这样的壮丽诗句: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抒发了其激怀壮烈,志在报国的满腔豪情,这些都为后话。
话说高适当时这建议一提出便惊动了整个朝堂,众大臣是你看我、我看你、打着阿阿,如今大敌当前,一根筋要和敌人死磕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再说国家的事也就是他老李家自个的事,自已说什么也是徒劳无益,何苦驼背翻筋斗,吃力又不讨好呢!
高诗人一番传递正能量的作秀,虽然精辟,实是屁精。他得瑟地以为一番建议完,玄宗就会有点小激动,夸自个几句,然后前途是一片光明。
但他忘了打仗可不是作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高工资雇人,兵荒马乱的,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真金白银雇人?各级官员起表率作用?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刀沒架到脖子上时谁有那么高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