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强敌,王重荣联络了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和忠武监军杨复光,把各部的精兵集中在其摩下由其统一指挥,主动迎战。
按理说,朱温的军事才能是与王重荣不差上下的,属于同一重量级的。虽然王重荣有祖上遗传下来的职业军人的先天遗传基因,朱温沒有,他有的只是为人师表的谋生技能,遗憾的是他不想学也学不会,他的军事才能全是后天在战场上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也算是自学成才吧!
俩人差的只是双方的军士和后勤补给简直不是同一档次,完全没有可比性。
王重荣的士兵全是训练有素,多年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而朱温的士兵则是若干天前刚刚洗脚上田,放下锄头拿起傢伙的,所谓的训练简直无从谈起;
再说王重荣的军团还有强大的财政和后勤补给支撑,士兵打仗有工资拿,打赢了有奖金,受伤了有医保,光荣了还有抚恤,打死了一个还有别处的炮灰给补充上,穿好、吃好、喝好、牙齿喷喷香,而起义军因是长期流动作战,打下一个城市不久又放弃一个城市,沒有派兵驻守,老做无用功,所以就沒有巩固的根据地,财政和后勤补给根本谈不上,供给基本上要靠就地解决,有时断粮了甚至要靠啃树皮、野菜来充饥;
至于兵员补充那更甭提了,一提起来就伤心,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多寒碜人呀!当今战火纷飞之下,靑壮男子不是逃走,就是饿死、被杀死,打仗死一个就少一个,死两个就少一双,全不像刚起义那会儿,振臂一呼,一大片人就密密麻麻来了。如今起义军的形势十分不看好,甭说号召,就是强拉个壮丁也难,你想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谁不怕死?谁不想奔个有光明的前程,谁愿把性命捆绑在一条快要沉沒的破船上面,脑子进水呀?
所以这场仗还沒开打,胜负巳决定了八分,一开打,又加上了二分。先前朱温的军队屡屡取胜是因为沾了唐军将领各求自保、怕死怯战的便宜,而这回却是沒便宜可拣,针尖对麦芒的了。因此虽然他指挥手下拼命工作,但还是由于上述的种种先天不足,最后依然是大败而归,还附带损失了四十多船的武器和粮草,真是苦逼啊!
以往唐军是闻朱色变(其实朱温是利用了唐军各求自保,不卖力才取胜的),而王重荣与朱温交手后,才知道朱温也不过是那两把刷子,沒什么好怕的。
王重荣打败朱温后,朝廷立即升任他为工部尚书兼河中节度使。他联合杨复光又率部攻打华州并生俘了起义军将领李详。
由于华州、同州至洛阳一线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加之王重荣倒戈,对于本巳投降起义军的原唐将领起了多诺骨牌效应,政治影响极坏,这个钉子户不拔,如哽在喉,于是黃巢特地派了二把手尚让率领大军前来支援了。
这无疑对正被王重荣打了个灰头土脸的朱温是个利好消息,使他又看到了翻盘的希望,虽然朱温也知道尚让打仗不怎么滴,当初黄大老板不是念他造反资深又带了那么多兵来投奔才让他坐了第二把交椅。但领导就是领导,这种精神鼓励对于激发低迷的士气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打仗重在实质也需要些形式的。
于是朱温信心大增,重振旗鼓,为了报一箭之仇,他还主动请缨率精壮士兵在前担当先锋攻打西关门,终于打败了老冤家王重荣的军队。
好不容易打了一个胜仗了,翻身农奴朱温的心情一下子是雨转多云起来,本想好好地组织大伙儿喝两盅,庆贺一下终于拔掉了老虎嘴里的一颗大牙,
哪知酒瓮刚打开,还沒来得及喝上一口,七月里老天就下来凑热闹来了,不过下的可不是大饼,而是数百年一遇的大雪,由于起义军完全沒有准备冬装,谁会想到呀,这还本该是大热的天气啊!结果一下子士兵猝不及防,被冻死了十分之三,按照朱温军队万把人的规模,也有三千左右的人啊!起义军受到了极大的挫折。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通病,这可是个不祥之兆,朱温的部下也一致这样认为,大家吐嘈不断:“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还是退兵吧!”于是朱温采纳了大家的意见,率部撤退到了同州,与王重荣的军队重新对恃起来。
【绝望】
朱温是个倔头儿,王重荣是个刺头儿,两个人都挺拽的,就这样较上了劲,你打我一拳,我踹你一脚,由于朱温是小本生意,而王重荣家大业大,两人的几次交锋,朱温都吃了大亏。
朱温先生是个实在人,自然沒有那种甘拜下风的雅量,于是他瞅准一次唐军有数十艘水运粮船要经过夏阳抵达河中,就派兵劫下,心想“上次你还夺了我的,这次我就劫了你的,你还能怎地?”
可王重荣才不和他算这笔烂帐,一听粮船被劫了,他是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暴跳如雷,“好你个猪瘟,额的手下败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活腻了咋的?这可是额兵士几个月的口粮啊?让额的兵士喝西北风,你的兵士则肚子撑得溜圆好打额,美死你吧!”
心动不如行动,王重荣立马挑选了三万精兵来攻打朱温,朱温害怕,将粮船全部凿沉在黄河里,这下王重荣更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