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人就是朱温的夫人张慧了(老熟人啦)。
朱温共计有老婆元贞皇后张惠、昭仪陈氏、昭容李氏,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情妇。你别以为他对张惠感情深厚,就这一个老婆了,NO!NO!只不过是最爱这位而巳。
史书记载张氏“贤明有礼”,朱温“深加礼异”,可算得那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人:首先,这张慧自小出身在一个富裕、名门之家,文化程度应该比较高,也见过许多世面,很有些修养,琴棋书画颇为精通,确实有几分才干。据说她分析政事,头头是道,且料事如神,这些是沒多少文化的朱温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朱温凡遇到事情,都要放下身段,先向夫人请示汇报一下再去抓落实。甚至有时朱温已经带领部队巳经出发了,路途中有急使赶来,说是奉夫人之命叫他回去,朱温也会当即勒马班师,毫不迟疑。可以说,朱温对妻子又敬又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
其次,自黄巢起义后,张慧的父亲先是离任,后是父母不幸去世,家道中落,自已也沦为难民。可以说在动乱年代吃尽了苦头,所以才特别珍惜眼下安定的生活,这也是她一直希望朱温不要篡位,深恐天下再次大乱的很重要的原因。
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和朱温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张慧突发病重,当时唐室大权全被朱温掌握在手里,他正要逼昭宗禅位,得知张慧病重的消息,连夜兼程赶回汴州探望。
这时的张慧已是骨瘦如柴,昏迷不醒。朱温不禁痛哭失声(这是朱温罕见的用情至深)。
张慧惊醒,用力睁开眼睛,看见朱温卧在病床前,便哀声说:“妻病垂危,将与夫永别了。”朱温哽咽难言,握住爱妻的手,悲痛地说:“自从同州遇见夫人,已二十余年。不止家务多赖你主持,外面的军政大事也须你决断。如今已大功告成,我马上就将登上大位,满心希望与你共享这无上的荣光,白头偕老。谁能想到你却病得这么重,这叫我该怎么办才好?”
张慧知道丈夫篡位的决心已下,难以挽回,但还是长叹了一口气劝说:“我们一家世代蒙受皇恩,不该去想那本不属于你的富贵,贸然夺去人家的位子,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你看看从古至今,能一直保持江山安宁的皇帝能有几个啊?
朱温也叹息说:“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要退回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张慧接着又说道:“夫既然有如此大展宏图旳志向,妻也就不阻拦了,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还是有一点希望您今后要注意。”
朱温忙说:"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张惠缓缓说道:"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说完气血上涌,痰一时卡住了喉咙。到了后半夜,终于撒手离开了人世。朱温是痛哭不止。而其部下将士也多流泪,因为朱温这人性情燃点很低,动辄就发火,一发火就要杀人,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只有他妻子能以柔克刚,婉言规劝,几句温柔在理的话就能使朱温暴怒平息,将士因她活命的不知有多少,她的死使朱温的驻地汴州城哭声震天,也足以见她的贤德了。
朱温一生杀人无数,决非开创基业的明君,人称刘邦、朱元璋也是一副流氓脾气,也杀了许多人,但这都是俩人做了皇帝后才干的,之前为了笼络人心并不乱杀人,这一点是朱温远远比不上的。
【心有大爱的女子】
朱温之所以一段时间内在北方纵横无敌,除了其自身素质外,妻子对他好杀、好色的一定约束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妻子时常吿诫他:“暴力是无法服人的,而且还会自食其果”),
张惠生于富裕之家,既有教养,又懂得军事与政治谋略,可见从小父亲对她的传教也是很多的。
张惠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体贴照顾朱温的同时常有让朱温钦佩的计谋。在这位刚柔相济、贤惠机智的妻子面前,朱温的狡诈反而显得粗浅,暴躁的朱温也收敛了许多。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让朱温心服口服。凡遇大事不能决断时就向妻子询问,而张惠所分析预料的又常常切中要害,让朱温茅塞顿开。因此,对张惠越加敬畏钦佩。
朱温本性狡诈多疑,加上战争环境恶劣,诸侯之间你死我活的争夺,更使朱温妄加猜疑部下,而且动不动就处死将士。这必然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和战斗力,张惠对此也很明了,就尽最大努力来约束朱温的行为,使朱温集团内部尽可能少地内耗,一致对外……
朱瑾战败逃走之后,他的妻子却被朱温得到,张惠见朱温动了邪恶,便让人把朱瑾的妻子请来,朱瑾妻赶忙向张惠跪拜行礼,张惠回礼后,对她推心置腹地说:"我们本来是同姓,理应和睦共处。他们兄弟之间为一点小事而兵戎相见,致使姐姐落到这等地步,如果有朝一日汴州失守,那我也会和你今天一样了。"说完,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