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当上了皇帝之后,竭力安定政治局势,一是外树形象、通使各国,接受朝贡;二是内増素质、着手治理国家,进行改革来增强国力。
郭威自小可称得上是苦大仇深(战乱使他失去了至亲也是唯独的两位亲人),所以对战争有多刻骨的恨,他就对和平有多深切的渇望。
郭威即位之后,史称周太祖,与后唐明宗李嗣源一样,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登基后,他任命范质、李穀为相,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迅速富足了起来。
首先是减轻和免除了百姓许多徭役。
其次是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下诏禁止各地进贡各种珍奇宝物、山珍海味,并将宫中原有的金银玉器、镂宝床几、饮食之具,砸碎于殿廷,表示自己节俭的决心。
再次是面对晋汉以来因战乱残破的社会经济,他下诏奖励农耕,招抚因战乱、灾害、流离失所的饥民和灾民,努力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得北方的社会经济在其统治的数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最后是针对当时轻视文化知识,重武轻文的现象,采取了一些较积极的措施,力图改变当时的不良风气。比如周太祖郭威曾亲临山东曲阜拜祭孔子这位文圣,以表示对儒学和文化的重视;他还重用知识分子,不讲究出身、科举选才,表现出了与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风范。
除上述以外,面对当时的骄兵悍将和败坏的官场风气,周太祖首先从中央开始整治。
【王峻的终结】
当时朝廷内部有一个人老给他找麻烦,这就是枢密使王峻(字秀峰)。王峻的出身也比较低,还曾经当过后粱权臣赵岩(又是一个变态)的男宠。不过后来紧跟刘知远,与同为刘知远亲信的郭威是八拜子的交情,在刘承祐大开杀戒杀郭威全家之时,殃及池鱼顺带也把王峻的全家也杀了,于是俩人又同为了书丛沦落人。
至此之后,王峻是死心塌地的来帮助郭威成就大业。不过郭威当上皇帝之后也没亏待这位老战友,让他当了枢密使。
由于王峻比郭威大了两岁,郭威便对王峻非常客气,经常是秀峰兄长,秀峰兄短地来招呼王峻。王峻也因此就认为自己能和皇上称兄道弟就非常了不起了,于是就得意忘形起来,误判了形势,沒有摆正好位置。
他在枢密院大兴土木,还请郭威去参观指导,郭威看后没有说什么。回去之后,自己也照这样建了一间小宫殿,王峻一见就大呼小叫起来,说:“哇塞!你宫殿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建呀?”郭威马上变了脸色,反唇相讥道:“你枢密院的房子也不少呀,为什么还要建个不停?”
以后郭威仍不计前嫌,让他去组织科考(公务员录取考试),这可是块肥缺,考场上硝烟弥漫,考场下同样也不淸静,有一个考生给他意思了一下,结果因这考生成绩差强人意,考官们竟然没将这考生招录,这下可惹恼了王峻,拿了钱就得为人家办事,否则今后咋在江湖上混呀?毕竟这“信誉”是十分重要滴。
王峻板起脸来对主考官说:“你这次科考进行得不公正,还是重新来过一次吧!”但众官都异口同声说:“这考试结果都上报了朝廷,现在要重新来过一次恐怕不好吧。”王峻就直接去找郭威说:“这里有几个名单上面的人都应该罢官,皇上看着办吧!”郭威虽然知道那几位考官有冤屈,但是不愿直接和这位结拜兄弟起冲突,还是勉强答应了王峻的不当要求。王峻在满足了这个要求之后,非但没有一点收敛,反而认为皇上是好拿捏的主,行为上更加嚣张了。
他干脆直接要皇帝罢免丞相范质、李穀,而任命自己的死党颜愆、陈观为相,这分明是要架空郭威。但是郭威这人脾气好,不爱跟他计较,于是委婉地对王峻说:“马上就要吃饭了,这件事吃完饭后再来讨论怎么样?”王峻还是不肯,一直赖在那里闹到午饭后还不走。郭威一看不答应他,就一定不会走。于是对王峻说:“这件事等放完假,(寒食节)我就照你的意思办了,这回老兄该满意了吧。”这样王峻才走了。
郭威对于王峻的做法一向都是比较容忍的,毕竟是共过患难的生死兄弟,但王峻的做法也越来越过份了。那天郭威看着志得意满的王峻旁若无人地走出了他的大殿,离他越来越远,他终于明白了,王峻已经不能再留,就算这时的王峻没有篡逆之心都再也留不得了,因为贪婪的野心,已经让他王峻再也收不脚。
他的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着也彻底激怒了郭威,郭威没法和这位秀峰兄好好沟通了。如果还要退让,那就真的不是宽容而是怯懦了。
一时间郭威觉得十分地愤怒,但心里夹杂着更多的是无尽的悲哀。王峻,你为什么就忘了当年我等是怎样当臣子的呢?你都亲眼见过的,面对小毛孩子刘承佑我都小心翼翼、谦恭谨慎,你为什么就敢这样的咄咄逼人不留余地呢?!
好吧,看来再次出手的时候已经又到了。如果王峻不是那样过分,郭威也不想这样做的,毕竟他严重威胁到了皇权了。就是这么简单,因为在郭威的眼里,所有众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