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成有余的李昪】
李昪在吴国(又名大齐囯),李代杨后史上又称南唐执政的时候,北方已经成为了那位认贼作父儿皇帝石敬瑭的天下,南唐和晋朝的关系不算很好,但也没有发生过重大武装冲突。
除了昇元四年(公元940年)六月,晋朝的安州(今湖北安陆)节度使李金全因不接受石敬瑭让前横海军节度使马全节代替自己的诏命,背叛了石敬瑭,投降南唐外。
李昪一向瞧不起抱着契丹大腿的石敬瑭,趁这个机会,也想试试石敬瑭的水深,就派兵接应李金全。
石敬瑭认为李昪是扰乱他的干部交流,说严重点是干涉他国内政,于是派新官上任正想烧三把火的马全节南下攻唐。
在安陆这地方双方干了一仗,南方的小个子敌不过北方的骠悍大汉,后晋军以完败南唐军圆满收官,并活捉了南唐鄂州屯营使李承裕。
这回李昪的脸是丢大了,不过石敬瑭“宽厚”,没有太难为李昪,息事宁人,见好就收。将南唐俘虏全部释放了,没有让李昪太下不了台。
李昪万万没想到姓石的身上还带刺,自吃了败仗后,不敢再小瞧中原,只好收起了野心。
李昪这一生中亲眼目暏了众多军阀混战、血流成河,只要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非把对手整得家破国亡的凄惨场面。
所以他决心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既然外面吃不过水,那就守住这庞大的家业传给子孙就得了。
这就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穿鞋的怕了赤脚的原理,沒鞋的打破瓶瓶罐罐,最多还是赤脚,反正自已本来就是道地道地的无产阶级;而穿鞋的就怕了,如果一折腾起来就沒个完,弄得不好不定穿鞋的不定就变成了赤脚的。
多不划算啊!这就是李昪打得蛮精的小算盘。
他没有柴荣、李存勖的大气魄、大手笔,只有小农经济本分农民伯伯安生过小日子、能够温饱就ok了的思想。
李昪转而将关注点转移到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
昇元四年(公元940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孔圣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若干年前的指示精神,李昪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庐山白鹿洞建立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庐山国学”这所当时中华首強的高等学府,面向中华各地招收学子、贤才来书院求学、授课,为全国各地、各个领域源源不断输送了无数学霸乃至领导干部。
要办教育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行的,而后唐恰恰是有银子滴。
你像契丹,动不动就亮出弯刀找人化缘些银子来填饱肚子,“要银沒有,那就拿命来充数!”教育办得起来吗?
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石鼓书院齐名,并称为中国古代四所高等学府,到了宋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李昪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象李昪这样的皇帝,有些象李嗣源,进取心明显不足、但守成是绰绰有余,而且随着岁月的老去,两鬓的逐渐斑白,青年时代的进取心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李昪能守住江东这块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地盘就很不容易了,统一大业太过遥远,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不想也罢。
李昇生逢乱世,机缘巧合,加上过人的能力,打下这份家业,足够儿孙们用的了。
从李昪主政一刻起就开始着力培养长子李璟,先是吴国灭亡时封李璟为吴王,以唐代齐时又改封李璟为齐王,昇元四年(公元940年)八月,立长子李璟(徐景通)为皇太子,准备传位给他。
昇元五年(公元941年)七月,吴越国都杭州发生大火,财物烧毁无数,吴越王钱元瓘也被大火吓的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南唐文武都劝李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可沒这个店了,赶紧儿出兵灭了吴越,扩大下地盘。
李昪仰天长叹后,摇摇头:“算了吧,乘人之危非君子。”不但没有出兵,反而送给吴越大批财物。
李昪不攻吴越当然不是“不愿趁人之危”,而是吴越的总体实力并没有因为杭州的大火而受损,瘦死的骆驼照样比马大,当初他养父徐温不也是拿吴越没办法吗?
真要打起来,未必就能有胜算,反而会得罪了吴越,万一北方的狼石敬瑭混水摸鱼、趁火打劫,背后来那么一下,局面将变得不可收拾,所以不如不动。
李昪“胆小怕事”,有些人非常不满,掌书记(秘书长)冯延巳就在背后骂李昪了:“这个只会种地的老家伙能干什么大事?”,
冯延巳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换成李存勖、柴荣这样锐意进取的皇帝,早就出兵了。
只是李昪在放弃吴越的同时,也让江东百姓多享了几年太平日子,李昪本身也不是一个军事才能特别出众,具有统一眼光韬略的人物,保境安民就已经不错了,也不能要求他折腾出多大的动静出来。
李昪的天下是从杨家手里夺来的,对吴国权臣当道,致使君权下移的教训是着切身的体会,当然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