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的李璟】
在南唐为数不多的三个皇帝中,名气最大的不消说,自然是李煜。
一首: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外一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畅销了五大洲,誉满了全球,迷倒了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芸芸学子。
接下来就是这位兴高釆烈、信心满满、走马上任的新科大唐皇帝李璟了。
李璟公元916年生,南唐的第二位皇帝。
李璟在文学史上的名气虽然不如儿子,但也算是响当当的了,李璟留下的词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均属上乘。
要说《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李璟最著名的一阙词,想必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吧。
原词如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南唐的文学氛围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是最浓烈的,还是那句老话:“不差钱往往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保证”。
南唐君臣中不乏名词高手,名列前矛的南唐二主不用多说,大臣中也有填词高手,其中以中书侍郎(副宰相)冯延巳的词最为著名,因亲们的时间十分金贵,这里就不再隆重介绍了。
后人常说李煜和宋徽宗赵佶做艺术家可得满分,但做为政治家只能得零分,说的很有道理,俩人都是搞艺术的国际范儿,却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搞政治的真才实料。
李璟虽然要比以上俩位仁兄稍强上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半斤九两而已。
李璟虽然为人不失忠厚,但却严重缺乏政治家的气魄和远见,当政以来,开始信用一些所谓的“文学家”,如冯延己、冯延鲁、魏岑、查文徽、陈觉之流。
要说这五人肚子里都是有点墨水的,要不怎么混上领导干部呀!都善长写诗填词,来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呤什么的,所以李璟对他们非常信用,而把宋齐丘等一干老臣晾到了冷板凳上稍息。
只不过从政只懂些文学是远远不够的,南唐政界被他们几个笔竿子给弄的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满地鸡毛。
相比老爹李昪的“保守”来,李璟的魄力则要大得多,李璟不想一辈子老窝在江东这巴掌大的地方,对统一的兴趣要大过老爹。
正当李璟想要一展拳脚的当儿,南唐的东南邻国闽国(今福建)发生内哄。
闽主王延羲因贪恋酒色,宠幸奸臣,国事是江河日下,王延羲的兄弟王延政再三规劝不听,和王延羲是彻底撕破了脸皮。两人在福建大打出手,最后王延政干脆另立了门户,在建州(今福建建瓯)自称大殷皇帝(也称大商)。
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五月,闽国内乱的消息传到金陵。
李璟不免有些小激动,一旁的那几位文学家们比李璟更喜欢凑热闹,枢密副使查文徽也不住的给李璟添干柴。
几番干柴烈火之下,耳根子软的李璟是再也坐不住了,他派了查文徽、边镐率军去福建火中取栗,不久又增派了何敬洙、姚凤、祖全恩部前去支援。
这时闽主王延羲巳被手下跟班连重遇、朱文进联手灭了,朱文进华丽转身自立为王。
但朱文进滋润的日子也没延续多久。
建州的王延政一听说南唐出兵,就玩了个大忽悠,欺骗福州守将李仁达说南唐是来帮他攻打朱文进的。
李仁达信以为真,为了争取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立功表现机会,就秒杀了朱文进,然后又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地欢迎接收大员,王延政的侄子王继昌来福州光荣接收。
但常言道:“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谎言终究是谎言,总有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
终于有一天,李仁达发现被忽悠了,又杀了王继昌,泉州守将留从效也有样学样杀了刺史黄绍颇。
趁着闽国一片混乱的当口,保大四年(946年)八月,南唐查文徽的部队开始发力,一战就攻克了建州,后又乘胜横扫汀、泉、漳三州,王延政战败,闽国灭亡。
南唐虽灭了闽国,但并未完全统治闽地,因为福州李仁达残余势力仍在。
李璟本来想灭闽后就见好就收,撤军。
而查文徽、陈觉等都说:"李仁达等余孽还在,不如乘胜全部攻取。"
陈觉甚至吹牛皮说自己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招来李仁达等人归降。
于是李璟就以陈觉为特命全权大使,召李仁达到金陵朝见,没想到李仁达这头犟驴却拒不从命,可能上辈子和李家有仇吧!
陈觉这回是丢了大脸,回到建州后感觉心里很惭愧,就假冒圣旨,称接到李璟命令,征调汀、建、信、抚州四州军队进攻李仁达。
当时魏岑正奉命战后接收漳、泉两州,一听说又要打仗了,就手脚发痒,“好不容易让爷们也赶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