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且行且珍惜’的人】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南汉政权终于灭亡了。&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关于南汉政权的兴亡,我们谈几个问题。
一、南汉王朝也曾有过流星一般的辉煌。
刘氏打打杀杀,割据广东逍遥自在七十多年,特别是建立南汉这个偏居一隅的国家后,维持其统治地位也达五十年之久,期间没有与外邻国家发生重大战争,出现了较稳定的局面。
由于刘氏世代是在商海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所以较注重商业,南汉商业和北方老大哥和南方小兄弟诸国们相比较为发达。
南汉的商务活动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大庾岭和湘漓水陆道路与中原地区、黔蜀通商;另一条是通过广州口岸同外国通商(这条路后被称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于来往的商船较多,为了对外通商的需要,南汉也有一定规模的造船业。商品贸易则主要是出口陶瓷、茶叶,进口珠玑、珍宝及香料等为主,像兴王府所建宫殿的珠宝都是进口转内销的舶来品。
什么都不用说了,只要知道这刘的,很会想法子乐哈就行了。
除了商业贸易之外,在刘氏统治期间岭南地区时期,国民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当时中原和北方的猛人一言不合,或一个看不顺眼,就动不动拉起一支队伍、拿起傢伙干仗,以至那旮旯是战乱频繁、血流成河。
因此就有不少的知识分子或平民百姓直抱怨投胎投错了地方,离乡背井,不畏艰难险阻,逃难来到了岭南这鸟都不下蛋的地方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这地方虽穷,虽偏,但没有最好,只有还好,毕竟保住脑袋瓜子才是眼下战争季的第一要务。
当然,这些人来,也不是两袖淸风空手来的,他们带来了中原和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同时也增加了岭南地区的劳动力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加上黄巢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岭南当地的封建势力,有了这些人杰地灵的有利因素无疑地促进了南汉农业生产的发展。@!
冶矿业方面,南汉的冶矿业有较大规模,冶炼技术也有较大进步。冶铸的金属有铁、铜、铅等。铸钱,南汉钱币分铜制和铅制两种,文曰:“乾亨重宝”。是岭南首次大规模造币。南汉在阳春铸钱,铜钱周径七分,每个重三铢六参(相当于一钱五分),比唐开元、天宝重一半;铸铁规模也较大,;阳春出铜,阳春、四会出铅,义宁(今新会县)出锡。在冶金冶银方面也很具规模。
制陶业。南汉的官窑(今南海官窑)出产的彩绘瓷盘及近代出土的南汉其它瓷器,反映出南汉制瓷工艺优于唐代制瓷工艺。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刘氏在岭南的崛起,客观上是有利于维护地域性的社会安定局面的。
二、有辉煌却不懂得珍惜
有了这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一些忠臣良将这样想着,广大的老百姓们也想着,这样吃不饱、饿不死,把安生的日子凑合着过下去,做个大头梦就成了。*&)
可是他们想的不算,要老刘家的人想了才算。
自刘岩以来的南汉刘氏领导人们不是这样想的。
仿佛前辈子老爷子不注意优生优育,下种下错了一样,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些暴君,要吗是把军国大事一股脑交给宦官巫婆们,听信谗言,杀害排斥忠良、百姓;要吗是一头扎进粉脂堆里,把些妹子、抱着酒瓮子、滥建些好房子、奢侈无度、醉生梦死,潇洒一回,最好过把瘾还不死。
还是那句老话:看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要提高领导素质呀!
领导带头后进,上行下效,南汉绝大多数的各级官吏们也就争先恐后地加入了争权夺利,压迫、剥削老百姓的“光荣行列”。
举个例子:如在收取百姓粮租时,这些国家公务员们就充分发扬了“只有他们想不到的,沒有他们办不到”的精神,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竟私自设置了大量器,重敛于民,故百姓交纳一石租子实际变成被收去了一石八斗。
各种巧立名目繁重的苛捐杂税成了压在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真是牛头马面的刘阎王惹不起,琳璃满目,影响市容的极品小鬼也难缠呀!
这样,领导和干部是上下齐手,美女和票票一把抓,直搅得南汉是民不聊生,腐败透顶,国势日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跳河的心思都有了。
国家更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巳然成为了一个空架子,这时,宋朝不拿你开刀都说不过去呀!不然也太对不起全中国观众了呀!
当然,南汉是宋朝当时最适宜的打击目标还不够,因为老帅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