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一、剧本定位
这是一部亲情题材的散文化的温和的电影,旨在唤醒人们在都市中因忙碌而麻木的心灵。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聚的节日。而都市的上班族却逐渐漠视与家人的相处与团聚。剧作试通过主人公张君兰因从小少受亲情的恩惠而对亲情失望,但却又极其重视外婆对她的关爱的矛盾心理历程,设计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中秋节临近,主人公张君兰,内心惦念着外婆,却因身在遥远的都市,忙于工作不能回家看望老人家,她想寄一盒月饼给外婆,但却不清楚外婆家的详细地址。她认为若从别人处询问到地址也没有意义。她经过内心的挣扎询问母亲与张君兰感情并不是很深厚的母亲也不知道外婆家的具体地址;她想问曾经导致她对亲情失望的唯一的舅舅,可是内心的伤疤隐隐作痛,她放弃了。主人公一面是挂念的唯一疼爱她的外婆,一面是不清楚地址的尴尬和愧疚;一面是外婆慈爱的召唤,一面是舅舅带给她的感情伤疤;一面是生活中不断提醒她的亲情存在的现实,一面是忙碌的工作……她处在一个内心矛盾的地带,然而最后,她勇敢地决定请假回家看望她想念的外婆,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了……
在渐渐程式化的现代都市里,纯真的游子眷恋家乡的感情甚至亲情皆已慢慢失去了它的表情。人们因为各种原因总是渐渐忘记了家在哪里,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忘记了自己前行的动力与方向。人,渐渐像没有眼睛和耳朵的动物,没有方向地四处奔,生计。看不见、听不见心灵真实的牵引。这样一个朴素的故事,只是提醒世人,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叫做家,还有你兴许忘记的珍贵。
之所以将故事的主人公设置为一个心灵受到伤害并难以从阴影中逃离的缺失很多应有感情的年轻女性,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经历能加深剧作的深度,另一方面也旨在探究人性中那些美好的和丑陋的东西,突出人本性中最为的东西——情感的性。
二、人物分析
张君兰是一个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白领。她生长在不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异,她与母亲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母亲是个守旧、刻板和老套的女人,对女儿并不表现出特别疼爱的感情。在幼小的张君兰心里,外婆才是最疼爱她的人。张君兰喜欢外婆做的菜。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上大学之前,她一直希望外婆送她一件饰品,她可以每天戴在身上,那样就感觉到自己每天与外婆在一起。可是怯懦的她不敢开口,也因为外婆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她知道这只是奢望。外婆在街上买回一枚廉价的戒指,张君兰看出外婆对它的喜爱,悄悄拿走了那枚戒指。回到工作的城市时,她将戒指挂在脖子上外婆紧贴在她胸前外婆能听见她的心跳。中秋节快到了,工作不久的张君兰没有时间回家看外婆和母亲,她想给她们寄一盒月饼。可是外婆家住在一个破败的县城小镇上,她从没注意过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外婆家的地址。在她记忆里,只记得外婆家的路该怎么走,却是没有地址的。她只寄给了母亲。在中秋节的前几天时间里,她一直在犹豫,她想给母亲打电话问她是否知道外婆家的详细地址,可是她羞于这样做,因为她居然不知道最的人的地址,而是从别人那里问来的,她觉得惭愧。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和事总是勾起她对外婆的思念。她终于给母亲打了电话。不知应该遗憾还是无奈,母亲居然也不知道外婆的详细地址。在那个破败的小镇里,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什么广泛的对外交际,那里是一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只关心粮食、蔬菜和水果。
张君兰有一个舅舅,但他根本不曾关心亲情,心里只有钱。舅舅曾因为张君兰弄坏了他买给外婆的而大发脾气,她再也不想看见舅舅市侩凶恶的嘴脸,曾一度想与亲人断绝联系,亲人在她心里留下的是无尽的伤害。可是她放心不下外婆。张君兰在里找到许久未联系的舅舅的电话码,却无法鼓起勇气向他索要外婆家的地址。张君兰每天带着一盒未寄出的月饼上班。她的内心希望这盒月饼能寄给外婆,可是她无从获得外婆的地址。她犹豫、挣扎,她害怕再次踏进那个曾经给她留下伤疤的家。八月十五中秋节晚,她没有回家,她一个人在圆月下吃了寄给外婆的月饼。第二天,她去公司请了假,带着另一盒月饼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她迟到了,但终于明白自己不应该放弃什么,她勇敢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三、故事梗概
在外工作不久的张君兰在中秋节时想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寄给一直挂念的外婆一盒月饼。外婆是张君兰生活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张君兰与母亲生活,唯一的舅舅与她母女关系很冷淡,她因此怀恨在心,但她放心不下外婆,她曾经下定决心要与冷漠的亲人们断绝关系,但外婆在她母女逃难时救过她的命。张君兰上大学前偷拿了外婆唯一一枚廉价的戒指,她把它挂在脖子上,外婆时时刻刻都在离她心灵最近的地方,外婆的感觉时时刻刻都在胸口。
可是外婆住在一个很贫穷的小镇上,张君兰连具体的地址都不知道。无论她怎么回想都无济于事。她最后只能放弃寄中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