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在万里之外的红川大地上,巍峨的沧目山下一片灯火通明,无数的火把在山脚下汇成一条长龙,战马的嘶鸣声和战士行军时的歌声不断的传来,旷野上一片簌簌,野草高及半身,灰暗的大地上,战士们的铠甲和刀剑碰在一处,发出寒铁特有的清脆声响。
赵彻站在高岗上,冷风吹在他坚韧的面孔上,有着风霜的痕迹,他身后的乌黑战袍披风在北风中猎猎的翻飞着,露出里面暗红色的底子,他的手按在腰部的战刀上,像是冰冷的雕塑。他看着自己的军队从他的面前经过,好似滚滚的大潮,卷起滔天的烟尘,刀枪、战马、铠甲、川流不息,渐渐远去,消失在遥远的驿道上。黑暗中,他的背影挺拔且坚韧,像是一柄锐利的战刀,然而大风过后,他的衣袍颤抖,却显得那般孤独和寂寞。
“殿下,请你上马,我们需要在两天之内赶回真煌,圣上十分想念你。”
尚律院的官员站在他的背后,在离他们不远处,有二百多名尚律院的士兵,装配完善,一身戎装,刀剑虽然没有出鞘,但是面容却是冷峻不可侵犯的。
空气里的气氛十分尴尬,人们的呼吸都有些急促,面对着这个皇朝之内久负盛名的七皇子,无人敢给与半视。
赵彻缓缓的转过身来,面色平静,并没有官员想象中的激动,他抬起眼睛,眼梢冷峭,只是静静的看了一圈,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畏缩的恐惧。
十月初二,在沧目山下,大夏七皇子赵彻被急招回京,他所帅的二十万西南军阵前异主,改由三皇子赵齐统帅,三日后,赵齐与从西北赶来的十四皇子赵飏会师,整编两军,更名为北伐军。大军只休整一日,然后迅速开进西北,沿途省郡积极供应军需粮草,就此,历史上大夏对燕北的第一次北伐战争缓缓的拉开的序幕。
赵彻回到真煌的那一天,大夏的都城霎时间沸腾了,百姓们齐齐出城,赶到三十里之外的落马坡,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声势浩大,一片欢腾。赵彻的车马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海洋般的欢腾。对于这个在整个皇室都逃离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守皇都的殿下,百姓们给予了他发自真心的拥戴。人们大声呼喊着他的王号,道路两旁挤满了粘着尘土的额头,一双双热情的眼睛凝视着那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妇女和孩子在大声叫道:“殿下,出来,出来见见我们啊!”
人群是如此的热情和兴奋,他们像是服食了烟土,挥舞着双手大声叫道:“我们的殿下回来啦!”
人群中甚至还有偷偷跑出来的军人,他们换下了军服,背着自己的长官,前来迎接这个被夺了军权的殿下,热情欢呼道:“殿下,向您致敬!”
尚律院的士兵们面色很差,尽管头皇都警卫的簇拥,但是群众的白眼还是冷箭般的射在他们的身上,好似刀子一样,不见血肉誓不罢休。
赵彻坐在马车里,脸色铁青,他听到了外面群众的呼声,但是他却不敢探出头去,他不知道自己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表情来面对那些真心拥戴他的平民。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这些人,他将他们当成帝国的奴隶,当成可以随意屠杀的猪狗,当成一文不值的草芥。尽管他曾孤身留下,护卫皇都,护卫帝国,但是那只是因为他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血脉,保护大夏的威严,而并非为了守护那些平民的家园。
但是在九死一生之后,在百战而归之后,在稳定了局面之后,帝国给予他的却是怀疑和排挤,就连他的父亲都忌讳他的能力,长老院对他的功绩只字不提,官僚们弹劾的文件挤满了尚律院的文案,他们畏惧他在战乱中积攒的实力,畏惧他在民众中存留的拥护,畏惧他在军队中可怕的声望。剥夺兵权,变相软禁,多年前的一切再一次重现,而当他一无所有的回到原的时候,一如既往给予他爱戴和拥护的,却是这群一无所有的平民。
对于他们的这份热情和感恩,赵彻突然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他们并不明白,正是因为帝国的****才造成了这场无妄之灾,而默默承受了一切恶果的他们,却还要为罪魁祸首的一仁慈而感激涕零。
他突然想起不久之前,楚乔在他军中之时曾对他过的一句话:
“平民们是这世上最宽厚的人,千百年来,他们默默的忍受着一切。****、课税、劳役、压迫、他们忍饥挨饿、朝不保夕、辛苦劳作、甚至毫无尊严的活着,将自己辛苦所得的一切都上缴出去,只留下极少极少的一来养家糊口,从无怨言。但是只要你对他们有一好,有一慈悲,他们就会默默的记在心里,发自真心的拥护和爱戴你。”
当时的他,不过是一笑了之,为了利用这个当时看起来并没什么显赫的女奴,他甚至大发慈悲的没有开口鄙视反驳。
但是现在,他却突然了解了,有些激荡的情绪在他的内心里生根发芽,像是一颗种子,终于破出土壤,慢慢生长起来了。
诸葛大宅的青山别院里,赋闲在家的诸葛府四少爷正在花厅喝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个很会养生的人,虽然如今在家族失势,但却并未如外面所料的那般颓废自弃,